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王虹
[导读] 在开展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其形成的知识内容的关联性较强
        王虹
        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   广东省云浮市  527300
        摘要:在开展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其形成的知识内容的关联性较强,要全面掌握数学的知识体系,必须数学有着较强的逻辑表现,这就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中,要进行有效的知识学习。高中数学解题能力需要长期积累,就需要通过老师的科学引导,所以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拥有全新的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理念,从而全面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设问渗透;核心素养
引言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老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1]。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中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从而提高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2]。高中生进行数学学习有着较强的作用和价值,它有效地影响了高中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和形成。在高中数学解题过程当中,学生需要全面应用科学素养进行思维发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1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拥有一定的数学思维,从而形成更有价值的学习方向。首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有效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要想提升课堂的教学水平,提升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就要进行设问渗透数学和新素养的培养;最后,有效地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科学的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数学思维。
2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现实意义
        在解答高中数学题目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并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利用数学的整体思维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法,它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形成,为此,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了独特的解题思路,形成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解题思维有效解题,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氛围,从而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为未来数学学习形成一定的基础。所以,老师需要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培养较强的数学综合意识,用更加长远的数学眼光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形成更加稳定的数学思维,从用数学的视角来进行问题的分析,从而形成更加有效的解题思路。
3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探讨
3.1提出与高中数学串联起来的相关性问题
        根据数学学科的知识特征,将相应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老师的正面引导可以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丰富他们的思维表现,从而以不同的思维视角认识知识的不同点。在解题过程当中,老师要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它将过去学过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回顾,并结合有效的知识体系进行数学知识的记忆,学生通过个人知识体系的有效重构,形成全新的数学解题方案,而不是进行常规知识的照搬使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3]。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这一课程中,很多学生对于空间结构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因为课程自身拥有较强的抽象性,而不能形成更加完整的解题思路。通过老师对课程的整体讲解,虽然部分学生都已经熟练应用,然而在课程内容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学生无法采用有效的解题手段进行问题的解决,更多学生更不知道如何下手。

通过和学生沟通互动之后,我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当中应用的解题形式较为单一,他们大多利用空间结构的形态进行知识的解答,其形成的思想局限性较强,对于过去学习的知识不能进行全面应用。为此,我在讲解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时,先进行平面图形结构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再根据平面结构的整体形态进行思维的想象和互动,通过知识点的有效记忆,让学生全面了解空间结构的整体形态,在老师的整体引导下,根据空间结构和平面结构的异同点,通过图像思维的有效展现,全面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3.2提出跟生活贴近的数学知识点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生活中形成的很多现象都与数学有联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有着较强的数学感知能力,通过结合生活的具体现象进行数学问题的有效分析,让数学知识可以全面应用到生活环境中,从而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例如,老师在讲解《统计》这一课程中,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的整体思路,有效的分清抽样中的不同类型,所以要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问题的解答,例如班级选3个代表参加演讲比赛——简单随机抽样;全校学生选10个代表参与饭堂体验生活——系统抽样;了解高中学生的身高情况——分层抽样,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分析能力。
3.3提出发散思维的相关数学问题
        在进行高中数学解题过程当中,学生要有着较强的思维能力,这就使得学生需要通过自我想象能力的发挥,形成较强的数学逻辑能力。学生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和培养。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在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要提出更多发散型的数学问题。比如,在进行《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这一课程中,因为涉及的知识点相对较多,包括了多边形的面积、展开图面积等知识,在课程设计的过程当中,就要通过抽象思维的展现,进行整体知识的有效学习,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播放动态图,让学生观察展开图和体积的形成过程,感受图形的变换过程,全面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从而在老师的引导下,全面开展空间知识的学习,建立立体感。
3.4 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引导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针对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老师设置的问题相对重要,老师需要通过学生的有效引导,设置一些有价值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这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对于数学有着较强的学习热情[4]。所以老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安排一些较为简单的生活问题、层层深入、步步为营,让学生拥有更广的思维空间,从而在老师的引导下,全面开展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了数学课堂的良性发展。
总结
        在进行高中知识学习过程当中,不仅是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通过学科之间的意识融合,形成有效的数学解题思路。在高中数学解题过程当中,要应用设问渗透数学核心素养,需要老师对数学教学进行全面研究,不断的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在讲解有效的解题思路过程中,把握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不断联系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让学生通过差异化的自主学习,形成更加丰富的数学思维,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更加有效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院德,史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5):52-54.
        [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3]邓翰香,吴立宝,沈婕.指向数学抽象素养的教材分析框架与案例剖析——以人教A版“函数单调性”为例[J].数学通报,2019,58(10):33-38.
        [4]纪定春,赵思林.数学归纳法的文化性、重要性与教学可行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4):2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