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瑜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叠石小学,广东省 汕头市 515100
摘要:现阶段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意识越发强烈,导致学生学业负担普遍偏重。现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内的知识和作业,另一方面是校外的辅导班和各种兴趣班,而我国的教育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落实知识教育为基础,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率、避免课外辅导、减轻课外作业成为几年来许多学校教学研究的方向。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有效措施
小学数学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找到适合学习的学习方法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而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学习方法的有效传递,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高效课堂的概念,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并对其构建措施进行讨论。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
高效课堂简而言之就是高效率的课堂,那么怎样的一堂课可以被称为是高效率的课堂呢?一堂课的课堂时间是固定的,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基本课程知识的传递,并且在传递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拓展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知识吸收力度,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率,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高效课堂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老师要做到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制定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及节奏、能够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能够实现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而学生首先要做到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中、能够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能够就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并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探讨、能够总结教学知识要点以及通过课堂知识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最主要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注重学习规律的总结和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知识精髓提炼和学习规律总结。
首先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活跃数学课堂的气氛,让课堂教学过程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每天会因为知识内容的不同而接触出到更多新鲜的实物,在数学课本中看到大千世界的多彩,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其次,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学习模式,不再是传统的老师灌输、学生接收的知识传递模式,而是强调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共赢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环境。让教师变为课堂的引领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促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欠缺构建高效课堂的能力。
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老师把控着整个课堂的节奏,作为整个课堂教学方法的指导者、教学环节的设计者,老师的高效课堂构建能力决定着这堂课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对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有没有促进作用。现阶段很多教师有构建高效课堂的意识,但是在具体构建过程中缺乏实际的设计能力,导致高效课堂只是概念和口号,并未将其落到实处。
其次,老师对于现阶段的教育形势认识不到位。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的任务依然是为了应试考试而进行的单纯的知识灌输,将他将课堂时间划分为讲解和刷题两部分,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高效课堂的高效理解为老师快速讲解、学生大量刷题,最终得到优异的考试成绩。由于对教育形势理解不到位,导致高效课堂失去最初的构建意义。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
(一)通过对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培训,增加可实施性
学校在高效课堂构建之前应该组织教师分批前往高效课堂构建示范学校进行培训学习,获取高效课堂构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提炼构建精髓,制定出适合自己学校的高效课堂构建方案。通过培训,可以为老师构建适合自己及学生的高效课堂明确方面、提供思路,避免由于对高效课堂理解的出现偏差导致构建方向出现严重错误,或是缺乏构建经验导致高效课堂达不到构建期望,不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二)通过构建数学情景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穿件合适的数学情景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高效课堂的开展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课堂气氛最好的催化剂。对于构件数学情境模式老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讲解,例如对于长度的认识,老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个生活中的类似尺寸让学生们进行类比举例。例如手指的宽度大致为1厘米,洗衣机的大致高度为1米,先让学生对长度的单位有个基本的概念,然后鼓励学生对相似长度的实物进行举例,在进一步熟悉的基础上开展长度单位填写比赛:桌子的长度为2(),铅笔的长度为12()等,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知识接受能力。此外,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融入一些数学思想,包括认知规律、思维能力等,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3]。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
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在各方面实现了广泛应用,在教育方面他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简单,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提升整体教学质量[2]。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空间立体结构、三维模型等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降低老师讲解过程中的困难度,有利于优化课堂时间。
结语
构建高效课堂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课堂时间,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节省学习投入时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活动提供时间和空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因此,正确构建高效课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将是课堂改革发的方向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各校应顺势而为。
参考文献:
[1]刘波.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J]. 试题与研究,2019(32):154.
[2]杨健. 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J]. 中国校外教育,2018(10):146+157.
[3]姜春富.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措施[J]. 考试周刊,2020(0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