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兰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第三小学,贵州省黔东南557199
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比较重要的学科,是一门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受到更多数人的重视,在国际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教学技巧;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
在教育事业不断变革的时代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要求,教师需要通过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其变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教师通过交流沟通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制定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要通过优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充满动力的学习氛围,使得教学质量得到实质上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教学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氛围,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因此,部分教师通常会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想要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属于填鸭式教学,这些教师经常忽略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过于刻板,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少,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在学习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方式,无法充分理解课本中的知识。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出现疲惫的状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失去兴趣。并且,学生对于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总是迷之自信,认为自己知道的是最多的,并没有谦虚学习的心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什么都不懂,不用心地教学生课本知识,对待教学是敷衍的教学状态,教师需要把握好自己的教学心态,减少出现教学疲惫的时期。
俗话说“兴趣是孩子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任何一个科目都是空白的,教师在学生刚接触这一学科时教师可以在第一节课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学习语文课程[2]。但是现在的学生都很容易忽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没有意识到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导致学生缺乏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并不理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实际了解所教班级的学习情况,讲解的并不是最适合学生的知识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度得到增加,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击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技巧
教师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前了解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学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寻找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学习基础。
教师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学习法,选择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若只是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会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枯燥无味,学生容易出现跑神的现象[3]。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视频片段或者音频、图片,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思考课文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向学生提一些有关课文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钻研课本知识,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写一些科学的教学计划,教师在课程结束以后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弥补学生在语文之中的短板。语文是一门积累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课堂外的一些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为目的的教学,教师需要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创建合理的教学氛围中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时间,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在课堂中讲解一些和语文有关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新奇,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让学生在自主寻找一些上课需要讲解的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习一些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的状态。
教师可以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集体朗读语文课文中比较优美的段落,让学生通过课前朗读的时间收回自己还处于课间玩乐的情绪,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阅读兴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课文中的感情,更深刻的感受课文中所讲述的情感。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缺乏一些生活经历,学生不能体会一些感情,而教师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课文中体会不一样的感情。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语文知识。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笃实的基础。小学生学习的范围是非常有弹性的,教师需要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向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余玩耍的时间也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复习之前学习的知识,避免学生出现今天刚学完明天就忘记的现象。
总结:
通过以上这些方式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充满自信,同时,教师向学生传递一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使得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能够更深度地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车步阳.优化语文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8):P131-P132.
[2]立足课堂教学 推进课程改革[A].2020年江苏省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研讨活动论文集[C].2020;P25-P26.
[3]常滢,乔宏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改背景下高考云纹复习三点六步法教学模式初探[J].科技资讯,2019,12(21):P140-P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