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瑾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淮土中心学校,福建省 三明市 365400
前言: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很好的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找到学习的真谛,彰显出特属于学生时代的活力。本文将讨论,在生本理念下对于小学语文大阅读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教育;阅读教学
不论在任何一个学习阶段,语文的学习都是离不开阅读的。小学阶段更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如何提升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当学生拥有了阅读的兴趣之后,学生可以广泛的进行有质量的阅读。生本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则是提倡孩子进行大量的阅读,减少传统教学中注重分析的部分。
一、寻找工具性和人性的平衡点
语文的学科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发现文字中的美。或者,可以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文字,产生共同的情感。在这样的阅读条件下,学生才可以更好地发展语文学习的素养。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适当的平衡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性的平衡点。让学生,在工具性的阅读下,激发出对人性的感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和文字进行心与心的对换,思想与意识的交流[1]。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工具性为教学主体,过分的强调了分析文字的作用。但是在生本理念下,学生的学习不需要琢磨文章词句的意思,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和使用了什么技巧。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会让学生感觉到文章被分析的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立体的文章模式。更是不利于,学生对于语文素养和阅读手法的培养。语文的学习中,避免不了的需要咬文嚼字,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保持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更好的,通过心灵的窗口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从而唤醒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爱。
二、结合生活进行语文大阅读教学
语文源于生活,其表现形式也在生活,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应充分导入生活化因素,加深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自主的进行阅读活动。通过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有机整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还培养了小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感知,为日后写作提取生活素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
例如: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当讲到《北京的春节》一课中,教师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联想自身生活经验,进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你们春节都吃什么啊?你们知道我们跟北京的春节有什么区别嘛?”通过生活化问题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思维聚焦在文章主题,不仅便于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进行整合吗,让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阅读文章,不仅可以调动小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将生活与文章联想的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三、合理开展阅读活动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广大小学教师已经注重培养小学阅读兴趣,但教学方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了学生在阅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的推进下,语文教师已经逐渐注重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但多数教师还停留在“观看”教材,没有实现灵活性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应开展阅读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基础的透视全文。在学习“草船借箭”的时候向小学生播放诸葛亮的生平和三国演义,小学生崇拜强者的心理也会涌现出来从而对读这些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授到《红楼梦》一课中,语文教师就可组织学生开展生活的阅读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详细阅读,且在学生阅读理解后,开展角色扮演的阅读游戏。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通过表演的方式朗诵出来。学生对于这种游戏类教学方式有着浓烈的兴趣,进而积极自主的参与课堂活动。这种较有趣味的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全新的理解,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推动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运用多媒体投影设计教学情境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法的有效运用,为教学带来新的体验,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而言,情境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体验和感悟到小学科学学科魅力,增强学生的兴趣。情境教学法的合理应用,成功的打破了传统科学教学格局,摆脱了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为学生展示出全新的课堂体验。在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在教学情境中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形成。此外,情境教学法在科学教学中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快速通入到教学中,与科学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协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3]。
其二,提升学生的能力:基于当前小学生年龄所限制,他们认知能力不足,各个方面的能力还有待于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要注重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有着诸多优势,教师要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而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比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可不可以换成“升”,如果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奥秘,此时通过多媒体动画的观看,学生才会理解到原来香炉中的烟是“生”出来的,而山峰中的雾是“升”起来,学生才会身临其境地体验情感,教学情境的创造向学生们说明了,香炉峰始终处在云山雾绕之中,也就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
五、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具有一个优秀的家庭,是孩子成功的前提。如果说可以在家创造出一个阅读的氛围,学生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被逼着读书,到自己找书看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孩子在成长的道路过程中总会伴随着迷茫,人们在面对孩子一个未知的追求时,一定要给予孩子好的生活状态和家庭氛围。家庭营造的读书氛围,能让孩子感受到知识在书中,而书中的知识会对自己的成长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结语:总结来说,在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活动,应该侧重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语文阅读,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阅读习惯,形成语文学科的学习素养。这样才可以在日后的学习中,进步的更加快速,成为对国家社会有作用的素质性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闫晶波.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实践[J].天津教育,2019,03:143-144.
[2]潘丽.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53+57.
[3]于光霞.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大阅读”教学实践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