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存召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第二小学,湖北省 襄阳市 441800
摘要: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教学辅助手段。对于小学生来说大部分的体育活动的运动强度身体上无法适应和接受,因此体育游戏这种教学方式成为主要方法。本文从多个视角看待问题的方式出发对体育游戏应用到体育游戏中去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改善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游戏;体育教学;分析
体育游戏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可以间接达到体育这一门学科最初想要学生们强身健体的目的,让孩子们做体育游戏中享受体育课带来的快乐和健康,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限,无法进行高强度的运动,通过运动强度不高的体育游戏来达到他们身体所需运动量,在一天的学习过后也不会感到疲惫和劳累。
一、什么是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指以体育运动为基础再结合游戏,通过游戏的表现形式,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目的。这是一种现代化的运动方式,缺少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又有着游戏的娱乐精神在其中,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二、体育游戏对于教学作用
(一)提高趣味性
游戏自身就具有趣味性,但与娱乐性游戏不同的是,体育游戏属于活动游戏,活动游戏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目的在于锻炼身体。小学生往往更不喜欢枯燥的接受知识,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能够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更好的利于学生的接受[1]。
(二)起到锻炼的作用
为了达到教育计划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来制定编排集体游戏,真正的让体育游戏起到锻炼的作用。在游戏过程中,适当的普及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质和体育知识储备。
(三)教学优势
在体育游戏中,学生体验竞技的乐趣,懂得“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含义。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互动中增进友谊,体验到了丰富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得到了更多方面的发展。
三、体育游戏运用到体育教学中的多视角分析
(一)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
体育游戏的过程可以有机的将体育知识结合起来。大部分的体育游戏被用来课前热身和课堂内容的抛砖引玉,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合理的将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巧通过游戏串连到一起,更具有记忆点,很好的帮助教学。
(二)体育游戏与心理健康
只要是带有竞技性的游戏都会使学生产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很多不适当的集体游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想法,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个合理、适当的体育游戏,可以是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当共同协作完成任务时,学生会形成“共赢”的心理,让学生产生团结感和集体荣誉感,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任务,让学生在承受失败的挫折感之后能够互相安慰、鼓励,心理承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安排一些益智型的体育游戏,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学生只有积极动脑去思考时才能完成任务。
在游戏结束的时候,体育教师也要考虑照顾每一位同学的心理,对于那些不擅长体育的学生也要给予一定的重视,调整游戏类型的整体比例,争取能够让每一位同学都会有自己擅长的方面[2]。
(三)体育游戏与身体健康
体育游戏要以身体运动为基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安排和控制身体活动的范围和量,避免高强度运动和大量运动造成的身体不适。在完成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学生也喜欢的运动项目。课前的体育游戏可以达到热身的目的,保证学生上课时候进行体育项目更加安全。
(四)体育游戏与学生个人
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体育游戏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就得到了锻炼还促进了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情感方面也有了丰富的体验。但是,学生个人应该与老师积极沟通,防止游戏过程中出现个人安全问题和产生与同学之间的矛盾问题。
四、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建议
(一)体育游戏的编制应该因地制宜
教师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性格来编制游戏不能一味地投机取巧,完全套用其他人的编排,得到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在遇到群体游戏时更应该保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其中,均匀分配,多设置团体协作的游戏,通过集体努力取得成功会让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上升,更加的互帮互助,如果遇到因为不擅长体育的同学被埋怨的情况,老师应该鼓励不擅长体育的同学,让学生具有不放弃的精神和认真对待的态度还要教育埋怨的学生懂得和明白团队合作的根本意义。
(二)要兼顾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小学时期是学生的性格养成期间,在心理健康方面老师也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在游戏设置上要以增强体质为出发点,但在心理教育上要以树立健康的心态为出发点。老师编制的游戏不仅仅是竞技体育也可以穿插益智类的体育知识问答,比如,在运动时发生闭合型扭伤的处理方法,这种问答形式的比赛让那些并不擅长身体运动的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3]。
(二)体育游戏更好的与课堂相结合
与传统的教学来比,将体育游戏应用到体育课堂更加灵活一些,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更爱玩一些,如果用传统的方法灌输知识,反而事半功倍,如果体育游戏能与课堂很好的结合起来,那么就会事倍功半。首先应该以先完成教学计划为前提,将要介绍的运动作为本节课的游戏主题,在游戏的过程中传授相关知识,讲述注意事项,在此之后可以利用课堂剩余时间,再进行知识的问答游戏,巩固记忆讲过的重点内容。这种课堂要与游戏巧妙地结合,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做到了“鱼和熊掌兼得”。
结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更迭替代,为了将枯燥繁琐的知识变得更通俗易懂,便于记忆,生动有趣的课堂成为了大家的追求,体育游戏课堂更需要积极性和参与性,游戏的方式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综合学生个人的接收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进一步达到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想法。但是在活动中一定好注意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来安排,避免危险和意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锡云. 小学高段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多视角分析[J]. 文渊(高中版),2019(10):297-298.
[2]陈国永. 小学高段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多视角分析[J]. 文渊(高中版),2019(8):467.
[3]董旭,叶晓兵. 小学高段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多视角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