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5期   作者:龙颂
[导读] 在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逐渐引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龙颂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中心小学,广西柳州  545400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逐渐引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自主合作探究,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综合素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以创设高效的体育课堂。本文通过分析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含义和意义,开展有效的探究式学习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探究式;学习方法;教育实践
        
        探究式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良性发展。小学的体育教学是开放性、运动性的课堂,教师应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自主的探究,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一、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含义和意义
        (一)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含义
        探究性学习方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探索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案,组织学生对探索得出的答案进行评价、总结,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独立性的、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在体育活动和课堂经验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在体育实践中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中,学生积累的体育活动和运动的经验,能够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理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探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在于,学生将体育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利用体育课上的动作和知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此外,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驱力,拓展学生的体育思维,丰富学生的体育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
        (一)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当前盛行的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贯彻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以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身体素质,采取科学性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小学生因性格特点和家庭背景的不同,对体育运动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小学体育的篮球课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开展分层次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对于篮球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运动中拍球、三步跨栏”的篮球运动,对于未接触过篮球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拍球或尝试性投球。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采取不同的探究式引领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探究性学习的自信心,以培养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兴趣。在开展探究性的学习中,教师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教授基本的学习技巧,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设立体化的教学情境
        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应以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教师应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驱力。立体化的教学情境依赖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应为学生创设3-5分钟的活动展示和关键动作引领,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2]。而传统的提问法也可以为学生创设疑问式的教学情境,在体育活动中分析问题,并尝试在探究式学习中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接力赛的体育内容时,教师应在讲授接力赛的基本规则的情况下,向学生展示接力赛的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接力赛的步骤和过程,把握接力赛的细节,以提升学生对接力赛的理解程度。教师还应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接力赛需要几个人完成传接棒?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探究性的问题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接力赛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内驱力,从而共同完成接力赛。教师应结合具体的体育课堂,创设立体化的教学情境,将抽象化的体育知识具象化,以生动、详细的形象展示给学生,以降低探究性学习的难度,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课堂的重难点内容,从而提升我国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对学生的探究性体育学习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小学生还不具有成熟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在体育运动中,探究性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和评价,以规范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更好的开展未来的体育活动。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应坚持全方位、多角度评价的原则,将科学评价贯穿学生的整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以保证评价的正确性[3]。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应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互评,以加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在现有的条件下,应以开家长会、班级群等形式,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以形成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例如,在学习“慢跑”的体育活动时,教师应在课堂开始前,对学生的现有探究性基础进行评价,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身体素质。在跑步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自主呼吸和步伐进行指导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式跑步。在跑步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跑步成绩作出客观的评价,以鼓励教育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自信心,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对周围的同学进行评价,通过观察他人的跑步状态,反思自身的探究性学习,查漏补缺,以提升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在班级群内,教师应询问家长有关学生体育活动的表现,加强学生在校外的体育自主探究学习,形成家校合力。
        结语: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运动习惯。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创设立体化的教学平台,创设科学的探究性学习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郭珊.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研究[J]. 体育风尚, 2019(6):136-136.
        [2]吴洁莹. "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 009(010):114-114.
        [3]刘明曦.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 No.416(07):18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