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5期   作者:刘菊花
[导读] 新课改的推进和发展对于目前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
        刘菊花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城关第二小学,贵州黔东南    556000
        摘要:新课改的推进和发展对于目前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素质教育作为基本的教育理念,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所以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本文就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一、目前核心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教学者很难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总是一味的传授语文知识。但其实现在的教学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这对于部分教学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学观念的转变并非易事,这意味着教学者不仅要将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教育,同时还需要明白如何通过教学手段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学者无法转变教学观念,很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部分学生缺乏核心素养的意识,他们并不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总是一味的汲取知识,而不会运用知识。这种现象不仅是学生本身造成的,同时也是因为教学人员没有对学生展开科学的引导,所以学生才不具备应用语言的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注重语言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点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与学生后续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更不用说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些都是基于学生能否对拼音和汉字的牢固掌握基础上的[1]。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学好汉字学会汉字才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建构能力,因此教师要做好语言基础的工作,致力于让学生在深层次的学习中领悟这些汉字的美好,提高学生的生字学习能力。在以往的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都会带领学生一笔一画的写,让学生着重关注生字的字和形,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更快的学会生字,但是他们并不了解生字的含义。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时,其中“鸦”这个生字,可以展开识字教学,可以将鸦分为牙和鸟,并让学生找出造字的规律,这样学生就会发现鸦这个字的读音是和芽牙类似的,而另外一个部位鸟则表示了鸦这个物种。通过音旁和形旁的分析,学生就会对汉字的构成规律有了一些了解,具有一定的学习成就感。而在学习“鸟”这个字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鸟的图片,再从甲骨文、经文、小篆,一直到现如今我们使用的字体,一一向学生展示一下鸟这个汉字的演化过程。这样的识字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传承责任感,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这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再比如进行《夸父追日》的教学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去探讨一下夸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探讨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认为夸父很勇敢,能够和太阳去赛跑,但有一些学生也会认为他不自量力,因为一个人怎么能跑过太阳呢?但无论是哪种想法,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并根据学生们的讨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让他们的评价变得更加客观和全面。
(二)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
        语文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基本上都是来源于生活实际,如果仅仅为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那么局限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2]。比如在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前导入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诗人在窗边向外望着月亮的图片或者是视频,接着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去讨论诗人在望着月亮时会有怎样的想法,心情是怎样的?当所有学生讨论完毕之后,让每一个小组都分享一下自己的最终答案,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在进一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一人一句有感情的朗诵,让其他同学去评价出最富有感情最流畅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就可以设置问题,展开更深层次的教学,比如让学生们去查找资料,作者是哪一个时代的人,作者在写这篇古诗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作者在诗中描写的情感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抛出之后,教师还要与学生进行一些互动,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回答,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才会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三)注重教师的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观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重要角色,不仅是传授知识,还需要为学生们传授一些社会道德,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而在教师职业道德中也明确要求了,教师在展开教学时,首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还不能随意打骂他们。其次,很多小学生们对教师的崇拜感是十分强烈的,所谓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们树立榜样。最后教师还需要教书育人,这是教师的天职,要让学生们不仅学会书本中的知识,同时还要让他们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构建高效的课堂,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传递丰富的文化知识。所以教师在平常的闲暇时间,就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底蕴,也可以和其他教师展开教学上的交流和合作,针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而在教学课余时间,也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现有的教学方式展开评价,合理采纳学生的需求和建议,这可以让已有的教学手段变得更加完善[3]。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最好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逐渐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因此教师也要从自身的专业素养出发,进行教学的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敏.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 中华少年, 2019(11).
[2]次旦.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 试题与研究, 2020(12).
[3]胡明娟.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4):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