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春凤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中心小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市535000
摘要:音乐是人类智慧的创造,对人类的文明具有传承作用。我国拥有着上下5000年的历史,又是有56个民族结合成的大家庭。因此,我国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这都是我国宝贵的艺术财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不能落实素质教育推行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无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节奏训练对小学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不能够很好地达到音乐教学的目标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训练学生的节奏展开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节奏训练;探究
引言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其教学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节奏感弱的问题加强重视,在音乐课堂上对学生多进行节奏训练,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力,这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音乐能力有积极的影响[1]。此外,在音乐教学中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一节课有效展开的重要条件,所以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将上课训练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效地结合起来,争取每一个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够得到良好的音乐节奏感训练。
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节奏训练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节奏教学中首先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设置节奏训练内容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去寻找生活中大家都比较常见的音乐节奏,先让学生根据这些节奏去进行表达,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展现节奏感[2]。此时,教师要及时规范和改正学生的节奏问题,用打节拍的方式去调动学生的兴致,达到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的目的。
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音乐一年级第六单元《新年好》的时候,我会让学生选择拍手、敲桌子、跺脚等方式,让学生去感受三拍子的韵律感。新年是每一个小朋友都喜欢和期待的节日,接下来,我把提前准备好的动物教具拿出来,对同学们说:“今年是牛年,所有的小动物也来和小牛过年啦,它们都在老师这里哦,大家想要成为哪个小动物举手告诉老师哦”同学们争先恐后的选走了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然后,我问小朋友:“小鸡怎么叫?”“叽叽”“小猫怎么叫?”“喵喵”“小牛怎么叫?”“哞哞”...“唱的真棒,所以我们唱一遍小动物编的儿歌吧”。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引导小学生用动作感受到了旋律和三拍子的韵律感,还了解了歌词,学会了这首儿歌。
二、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节奏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天性爱玩。游戏教学往往可以取得很棒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音乐节奏训练中,教师也可以大胆的进行尝试。
比如,在教三年级的学生对《健康歌》进行节奏训练时,我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健康歌》,然后对同学们提出了问题:“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大家有什么感受?”同学们连贯的利用歌词说了自己的感受。然后,我要求同学们伸出双手一起按节奏去拍手读歌词,熟悉了歌词之后很多学生都会唱了。为了让同学们可以更加准备的学习半拍的休止符以及一拍休止符,我要求学生用“嗯”代替半拍空,用“嘘”代替一拍空。在给学生们了示范之后,大家一起随着琴慢慢开始练习。最后,我用分组比赛的方式,让同学们在这首歌欢快的气氛中做律动,小组合作去编创动作,选出最优秀的小组作为示范,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做律动。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同学们创编舞蹈动作的时候,无形的对于他们的节奏进行了很好的训练,此外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通过拟声训练,加深音乐节奏感
小学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去发现音乐、创造音乐。
比如,我在训练学生节奏感的时候,结合自身的经验,带领他们去探索了生活中声音的长短,然后进行综合分类。把不同的节奏让学生用不同的象声词读出来,拍出来,这样对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更加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在设定节奏读法的时候,要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否则会增加学生的记忆困难。例如一些基本节奏和读法可以这样设置。××|××‖读为:嗵嗵嗵嗵(可模仿心跳声);×××读为:哒哒哒(可以模仿马蹄声);××.|××.‖读为:嘀嘀~嘀嘀~(可以模仿汽车喇叭声)等等,这样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在进行节奏训练时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感知能力进行教学。尽可能的去寻找他们熟悉的声音进行模仿,这样可以一直保持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定期对他们进行练习,在以后需要复杂的节奏类型就会变得容易。
四、通过击打乐器训练,加强学生节奏判断能力
击打乐器是一种节奏和声音融为一体的节奏训练方法,通过击打乐器,学生可以根据声音直观的对节奏的快慢进行判断,对于需要加快的节奏可以加快击打节奏,反之可以放慢击打节奏,在这个击打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节奏快慢的掌握会越来越好,更好地落实小学音乐的课程要求[3]。
比如,我在讲解《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的时候,我提前为学生准备了敲击沙锤、敲击三角铁、敲击双响筒等打击乐器,让学生自行去选择喜欢的乐器对这首歌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从练习中感悟音乐的快乐。
五、创新乐理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节奏感的理解
许多学生都认为,音乐学习就是欣赏歌曲,能够模仿学习几首歌曲。这样的认识错误的,音乐学习也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鉴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弱,好动性强,所以教师一味地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可以把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通过添加节奏的方式去教授给学生,这样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简单的儿歌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节奏感,还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方式有很多,音乐教室应该对日常的教学方式多进行反思和创新。在小学这个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启蒙极端,节奏的作用至关重要,小学音乐教师务必要加强他们的节奏训练。此外,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训练,也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练习。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小学音乐节奏训练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20(13):61+63.
[2]郑海蓉.把握节奏,悦动课堂——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开展[J].试题与研究,2020(12):94.
[3]杨潇.小步递进 静待花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探索与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9(1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