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第六中学 2342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初中阶段是人生知识积累和学习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好奇心重,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正确的引导。数学是所有理科类学科的基础课程,在实际生活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为主,锻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文针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希望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
引言:
数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进行初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数学的计算方式,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的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再布置相应的训练题目为主来进行的,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对枯燥无味,导致课堂氛围低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不能够进行主动的思考,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之下,使得初中数学的教学要围绕学生为主体而进行。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相应的分组,在分级教学的前提下来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实施更符合学生性格特点和能力特点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教学更加高效,也有助于学生更快的提升自我[1]。也可以利用情景创设的新型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应用相互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散发思维,更好的巩固理论知识。例如,在进行《展开与折叠》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随机的拿出纸张,然后将纸张进行对折,这时就会发现,无论是怎样大小的纸张,在进行对折的过程中最多只能进行七次对折。还可以将一张纸张规定折叠的次数。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发挥,对最终所创造的作品进行评选,选出大家最喜欢的作品。这样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使得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
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中,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标准。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的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问题的设置,使得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只能按照固定的思维模板来进行问题的回答,久而久之会形成不良的思维习惯,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僵化,容易形成数学的固化思维[2]。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需要结合学生的思维模式特点来进行知识的拓展,从而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学习和表达,对于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方式能够通过多视角、多途径进行探索。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重要角色。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行动来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例如,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之中,需要学生掌握各式各样的统计方法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分组,然后为每个小组规定一个相应的题目,再结合不同的题目来进行数据的统计。比如,对班级内部分人的生日月份进行统计,再通过折现统计图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观察班级内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最多,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最少。这样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又能巩固在进行统计过程中的步骤,在课堂上可以及时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使得学生能够更快的进步和发展。
三、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学本身是服务于生活而存在的,进行数学的学习后也要最终回归到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来。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下每天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一件小事,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记录数学日记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观察生活,积极的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索,将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之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新课标理念下对于初中生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体现。同样的问题对于数学而言有着多种途径的解决方式,可以鼓励学生将所有能够联想到的方法都进行表达并记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四、结束语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理论体系,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新课改要求运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进而在兴趣的引导下找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高洪利.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5).
[2]高洪利.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