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利转
贵州省荔波县第五小学 558400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开谈论,探讨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的方法策略。文章对阻碍数学课堂“活”起来的因素作简单分析,指出备课不周、教学单一、师本课堂以及形式评价等多种因素。基于此,提出精心备课、多样教学、学生主体、分层施教以及激励评价等多种举措,力求打破数学课堂沉闷、无力的现状,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活力
引言:
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数学课堂目的性过强,忽视课堂趣味、学生主体、血神差异与教学评价,致使课堂呈现出沉闷无力之态势。长期如此,学生在课堂中消极、懈怠,思维僵化,这严重影响教学质效。新时期需要充满活力的课堂,需要让课堂“活”起来,如何让课堂打破沉闷无力的局面,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者需重视的一点,本文据此展开。
一、阻碍小学课堂高效的因素
现如今,教育教学得到了空前发展,新理念、新资源、新方式、新技术的注入,使得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严重阻碍高效课堂的构建。具体如下:第一,备课不周。多数教师在备课时依然沿用旧习,忽视实用性、适用性,课程设计毫无新意;第二,教学单一。单一的教学仍是当下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其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流;第三,师本课堂[1]。虽一再强调生本课堂,但实际依然是以师本课堂为主;第四,形式评价。教师的评价依然是华而不实,流于形式。这一系列因素严重影响课堂活力。
二、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一)精心备课,巧妙设计
教师要一改以往的备课习惯,依据学生兴趣分布、教学目标精心备课,巧妙设计,为课堂增添新意,为教学注入活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多与学生互动、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作为备课的依据和参考。在备课时可不必拘束于教材,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设计出趣味性强、人性化的课程内容,以吸引学生,带动课堂“活”起来。以《观察物体(三)》为例,在进行备课时,就可选取学生熟悉的物体,将其设计到教学内容之中,这样,在课堂中就能有效吸引学生,使其对从不同方向看物体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例如,可以选取学生熟知的动画人物、体育器材等等。
(二)多样教学,趣味教学
单一陈旧的教学使得学生课堂专注力大大下降,致使课堂死气沉沉。教师要摒弃以往单一陈旧的教学方式,在新理念、新资源、新技术的支持下创新教学、趣味教学,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
例如,情境教学,增强课堂代入感;翻转课堂,凸显学生主体性;游戏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等等。这样,采用多样化的、趣味性的方式,让课堂摆脱以往沉闷乏味的现状。以《打电话》为例,教学时就可创设这样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打电话。同时,还可借助身边的材料制作简易电话,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打造趣味课堂。
(三)学生主体,实践练习
学生主体是新时期、新环境十分关键的一点,对课堂活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教师要摆脱“师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课堂“活”起来的关键。让课堂“活”起来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基于此,可以应用合作学习于课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练习、交流互动、思考探究,教师只负责导学即可,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梳理思路。以上述谈到的《打电话》为例,就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简易电话的制作,思考教材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四)分层施教,关爱学生
分层施教就是因材施教,考虑到学生差异性,“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难免会使部分学生难进课堂、难融课堂,尤其是学困生,其基础本就薄弱,教师相对较快的教学进度,难免会使其脱节,课堂就难以真正“活”起来[2]。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差异性,关爱学生,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对各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等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教育的温暖。例如,可以依据学习水平,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针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对应的教法,设置相应的目标,并及时关爱低层次的学生,让其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教育的温暖,从而带动课堂“活”起来。
(五)激励评价,增强自信
教学评价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是让课堂“活”起来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兼具指导与激励作用,这在以往多流于形式,实质性作用堪忧。基于此,教师应从理念上重视评价环节,在评价言辞与方式上做出改变。评价言辞方面要委婉、温和,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评价方式方面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及时肯定学生的亮点,增强其自信心。
三、结束语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和前提,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备课不周、教学单一、师本课堂以及形式评价等多方面的因素,教师要正视,并积极改进。通过精心备课,巧妙设计、多样教学,趣味教学、学生主体,实践练习、分层施教,关爱学生、激励评价,增强自信等多种举措,为课堂注入活力,让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安发斌.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跃起来[J]. 商情, 2017(21):140.
[2]王兴永.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J]. 学周刊旬刊,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