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城
湖北省潜江市杨市办事处小学 邮编:433100
摘要:小学数学文化课堂建设已经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但是仍需解决一些意识不足、形式化严重、考核缺乏的问题,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循序改良,注重兴趣、乡土以及实践对于数学文化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教育;数学课堂;
一、导言
在如今的小学教育中,数学教育正逐渐成为学科难度日益增加、教授方式日益更新的教学组成部分,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之下,数学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在数学课堂中出现的比例也在逐步加大,小学数学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强调,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出现不仅是教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必然;在时代对于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方式的要求之下,小学数学课堂进一步引入数学文化,几乎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一种硬性要求,本文将以此为例,探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的引入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建立起小学数学引入数学文化的机制建设。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文化教育的现状
在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就数学文化教育的现状而言,可以说是喜忧参半,随着国家对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的要求之下,小学数学课堂上明显出现了更多有关数学文化的教育,学生们通过这些数学文化的教育了解了我国的数学文化传统,加深了对于当前知识的理解,同时,数学文化的教学,也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探求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以及情感相比之前大幅增长,数学文化的教学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学习数学,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提高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都十分有利,在这种课堂教学内容当地鼓励以及课堂氛围的渲染下,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建立起数学思维。
可是,在实施数学文化教学的时候也同样存在有些问题:由于数学文化教育的出现尚处于早期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们大多不具备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意识,而且基本都秉持以往旧有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只是注重对于书本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数学文化,缺乏对于数学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课堂上根本无法想起数学文化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渗透作用;同时,数学文化教育在政策以及文件的指示下,很容易成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导致小学数学教师们为了完成数学文化的教学任务而讲授数学文化,易导致形式化严重的问题;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往往不具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实践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的交叉使用,而是仅仅采用讲解的单一教学模式,容易失去课堂的活泼性与互动性;此外,在教学考核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对于数学文化的考核指数,因此教师们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了除数学文化教学以外的指标,造成对于数学文化教学成为一项可有可无的软性约束,教师自然不会有较高积极性去提高数学文化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在考核机制上也难以对其进行约束。
三、如何通过数学文化充实小学数学课堂
基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而言,加之上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较多不利于数学文化发展的问题,本章将会提出具体建议以及教学措施。
(一)循序渐进,实施渗透式教学
在小学数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智力发育尚未健全,接受能力比较差,因此不适宜进行剧烈的教学改革,因此在小学数学阶段应该着眼于渐进改革,通过长期的积累与改变,比如通过逐步增加在课堂上讲授数学故事的数量以及数学文化故事占据课堂时间的比例,最终达到量变产生质变的效果,如果改革不合适,中间也可以及时进行调整,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
(二)切合小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中心
任何教育事业的核心都是学生,任何教育也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教学如果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能选取合适的适合小学数学阶段的知识内容,或者选择一些与数学文化关系不大的内容,无法做到让小学生理解,就将会是失败的数学文化教学,在数学文化进入课堂时,应当根据小学不同年级,对于学生进行分阶段的、针对性的数学文化教学,使其符合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实际,才能收到良好反响与效果。
(三)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文化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向导,有了对于数学文化的兴趣,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就会有坚实的支撑;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文化的兴趣,首先应该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通过对于其简便求解方法的教授,让学生以理解性思维解决问题,从而发现数学之美,确立起对于数学文化故事、数学文化成语、数学文化书籍等的兴趣,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四)对于数学文化教育进行乡土文化渗透
文化之间血脉相连,情意相通,数学文化的教学,自然与乡土文化的涵养密不可分,文化本是同根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需要进行乡土文化的教育,既让数学文化落地生根,体现独特的家乡韵味,同时又用吸引力强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具备了对于数学文化更大的学习动力[],数学文化的建设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教师与学生都喜闻乐见的。
(五)数学文化教育重在实践
文化的因素与人息息相关,深深扎根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因此在数学文化的教育中也应该重视实践的力量,不仅要在课堂中讲授具有深刻实践性与现实意义的数学文化故事,也要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数学文化接触,比如开展一些数学文化实际调研活动,研究这一类数学问题的起源与发展进程,也可以开展相关的数学文化朗诵活动,提高师生对于数学文化教育的参与度,让数学文化教育的理念深入师生内心。
四、总结与展望
在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文化教育中,已经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倾向,能够利用各种科技手段进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是渗透,小学生对于数学文化教育的接受度与适应度也在逐步提升,但是同时在数学文化教育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相关意识不足、形式化严重、教学方式与手段单一、考核机制缺乏等问题,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改良,坚持适合小学阶段的数学文化教育,同时注重文化的渗透与实践的力量,最终才能实现良好的数学文化教学的效果。
五、参考文献
【1】胡青青,莫晓原,贾慧英.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对策——以桂林市全州县S小学为例【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4(06),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