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贵云
贵州省盘州市丹霞镇水塘小学 553502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这会影响教学效率。加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不足,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近年来,思维导图在国内教育中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教师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展开数学教学,能够在提升教学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能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抽象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会影响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的学习和应用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通过基础理论、图形和色彩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逻辑思考和直观记忆的平衡发展,从而显著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一、巧用思维导图,串联所学知识
在新课程下,数学所用教材也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故整体的授课节奏也应结合小学生的成长需求进行切实有效的优化。六年级的数学课堂需要学生能够对以往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形成扎实且完整的根基来迎接初中生活。教师应带着先进理念,巧用思维导图,将过去所有的数学概念、关键点等进行最大限度的串联,使之在脑中形成与自身思维相契合的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为此,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点拨,配以学生具有的逻辑性,完成构建过程,使之在复习中进行相应总结。
例如,解读“圆柱”的一些知识点时,教师并没有向学生展示出圆柱表面积是如何去求的,而是开始结合原有知识一步步绘制思维导图。即先将圆柱进行拆分,呈现出圆,再划分出矩形,将以往的内容串联起来,复杂的面积开始呈现出简单化。然后,教师再给出例题“圆柱底面的实际直径为8米,该圆柱高10米,求表面积”,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已得到面积公式,便开始进行套用,列出3.14×10×20+3.14×(10÷2)2×2这一算式,再通过逐步计算得到785平方厘米的答案,在对公式进行记忆的同时也可以将各计算方式做到相应巩固,完成“温故”而“知新”。圆柱将矩形与圆等的面积做到相应结合,教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其连接,使学生看到圆柱体时便可以联想到多个知识点,也可在遇到矩形时反过来想到圆柱等。
二、思维导图在知识难点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抽象性,需要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但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解答难题时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这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联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往往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知识讲授。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久而久之则会形成对教师的思维依赖。
遇到难题时,学生更多是想通过教师的帮助来解决问题,而非通过自身的思考解决问题。这阻碍了学生逻辑思维及自主思考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时间,并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具备一定的难度,还在试卷中占据较大的分值。因此,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抓住应用题的本质,使其更好地解答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框图与箭头的方式让学生认识题目中的已知与未知条件,随后找到正确的思路,并依据这一思路逐渐展开分析,了解解答问题需要使用的知识,最终正确解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逻辑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三、通过评“图”使学生进行反思
提高当有必定数量的序幕时,让学生提前完成一个单元或一类思想导图。虽然著作是混合的,但它们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意:首要,教师的创意来自地图结构的不同观念。其次,从学生制作的思想导图中,教师能够精确把握对学生概念的了解程度。首先,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检查学生转移的作品以进行评估,优势在哪里、常识的可用性是否增加、结构是否适当。掌握学生对整个学习类别常识的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修改思维图中反映的思维错误。此外,学生可以评估同学们制作的思维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我评估并改善常识结构。一些学生在连续练习中遇到的困难被添加到地图中,这也是他们自己的大脑存储能力的扩散和影响。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喜悦,与伙伴分享和交流,互相学习优势,不断改善认知结构,提高数学素养,促进认知飞跃,培养具有创新和发散思想的能力。在高年级课程中,可以在上课之前完成思维导图,并添加和完善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将对彼此的工作发表评论。在最初的小组活动中,学生经常使用“好”和“坏”的准则。各个团体甚至在这方面都经历了争议。在教学中,笔者及时地指导了这一现象,告诉学生思维导图是每个人心中知识体系的形象,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每个思想图都是一件“好”的作品。从那时起,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应更加注意学生在小组中做出有用评论的尝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强的学科,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习惯,能够将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入研究思维导图的应用,通过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素宁.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52):79-80.
[2]徐宝民.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23):130.
[3]王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