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金秋彤
[导读]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发展和创新,给课堂带来了很大的优势和机遇
        金秋彤
        浙江省乐清市翁垟第一小学325606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发展和创新,给课堂带来了很大的优势和机遇。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信息化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课作为现阶段一种常见的信息化课堂呈现方式,将数学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能够给学生呈现更好地课堂体验。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融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资源;创新教学;课堂策略
        引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数学课堂上的新知识存在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不够完善,因而教师在讲解一些数学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可能无法直观和轻易地认知和理解。面对这样的情况,微课能够提供很好的教学平台,通过课程资源的制作、更新和分享,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意识,进一步消化吸收核心内容。
        一、课前利用微课资源预习,发挥翻转教学优势
        在数学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合理地使用微课资源给课堂带来一定的优势性。其中在课前阶段,教师制作数学微课让学生根据其中的基础知识进行预习,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有趣的线上短视频授课的方式,对本节课即将要讲的内容有大致的理解和思考。对于较为深层次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前收集集中化的问题在正式的数学课堂上与教师共同进行探究学习。这样的微课资源运用模式就属于翻转教学的特点,它能够让学生借助微课的便利性,利用课前的时间进行预先学习,将难点知识留在课堂上讲解,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省课堂时间,打造高效课堂[1]。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测量”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引导学生掌握测量一些较短长度的物体,能用毫米、厘米和分米这些单位给物体标长度,并且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对于米、千米等较大单位的知识点就可以在课堂上跟随教师一起测量和学习长度单位。
        二、课中微课丰富教学内容,调节课堂互动氛围
        在进行正式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是比较固定的,因此学生长时间在同样的教学环节中难免会感到缺乏新鲜性。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资源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在课堂上融入微课的教学创新环节。运用短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呈现出更加生动活跃的数学课堂,将原本单一的数学知识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多样性。利用微课资源可以实现数学课堂的交互式教学需求,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课堂的实施问答,结合相应的课程画面让学生进行深入地理解。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二)”时,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给学生展示一些图形或生活中的物体和建筑等,逐个让学生观察是否属于轴对称图形,这样可以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且可以自己动手绘制符合要求的图形。微课资源在这里充当了教学工具的作用,能够给原本单调的数学课堂带来一些活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和踊跃发言,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三、课后通过微课自主复习,辅助梳理核心知识
        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虽然有很多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的讲解理解每一个数学重点知识,但是还是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或是没有听懂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或是对于课堂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或遗漏,在做题的时候手足无措。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数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录,并且不限制时间和地点,学生可以进行无限次地观看学习,可以随时暂停记录重点知识,这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课堂反应较慢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还存在疑问,就可以通过微课答疑解惑,并且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解决教师留下来的问题,完成课堂任务。此外,在考试前也可以通过微课资源进行复习,微课通过系统化、精简化的数学知识梳理,能够将核心知识提取出来,方便学生进行查找浏览和深化记忆[2]。
        四、课外促进微课教学拓展,扩大学生课堂视野
        数学微课的资源多种多样,并且来源比较广泛。在网络中除了有与课本教学相关联的知识讲解外,还存在很多给学生进行知识拓展的数学微课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拓展教学。学生也可以在课下进行课外知识的自主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学习视野和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例如,除了在数学教材中所学习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之外,生活中常见和常用的统计图还有图表统计图、散点统计图和混合统计图等,在微课拓展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解各种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以及适用的模式分析,使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架构。
        五、结束语
        因此,微课资源作为一种当前数学课堂中常见的教学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特点,发挥其在数学教育各个阶段的实际作用。通过微课资源给学生带来更加全面、高效、创新的数学课程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开耘.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微课资源开发模式分析[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20(04):195-196.
        [2] 蔡雪梅. 资源开发,成就高效数学课堂——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 003(012):P.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