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陈鹏
[导读] 物理教学的形式方法中,多是以实验的方式为教学主导,在此基础上,教师则可结合微课的功效性,进而经期应用于实验教学,加强实验的全面培养
        陈鹏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六中 234200  
        摘要:物理教学的形式方法中,多是以实验的方式为教学主导,在此基础上,教师则可结合微课的功效性,进而经期应用于实验教学,加强实验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物理实验;物理教学;微课的应用
        引言:
        微课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教学实验演示,同时亦可作为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在具体应用上,教师则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设计,以与实际实验相辅相成,从而促进实验教学。
        一、应用价值
        (一)拓展实验观察学习的渠道
        实验作为物理课程主要的学习环节,并非所有的实验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演示。除不可操作的实验内容以外,从学校的层面而言,亦是存在各种因素致使实验无法有效进行,比如实验设施不完善、实验器材不足、材料匮乏、设备更新不及时等等[1]。基于此,微课的教学方式则有效拓展了实验学习的渠道,使得学生得以通过微课的观察学习,从而了解更多的实验课题,掌握丰富且完整的实验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效果。
        (二)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的功能效果多且实用性强,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则可在课堂教学前,让学生结合微课内容进行预习,以在掌握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微课中的实验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教师在制作时具有灵活性,除自主录制以外,还可以从网络下载相关内容,从而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有效优化了教学内容,对于课程的学习更是具有高效性。
        二、应用建议
        (一)利用微课了解实验器材
        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实验作为核心内容,对于促进理解、掌握知识原理与实验方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利用微课教学时,教师则要依据实际情况设计微课内容,以使得学生得以有效学习观看。通过微课的学习应用,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于物理的学习热情,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指导教学的当属物理实验中所涉及应用的实验器材,从而为实验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实验器材的认知常源自教材课本,尤其是体积相对较大的实验设备,更是以教材图片为主要了解方式,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而通过微课教学,学生则可通过微课视频全面了解实验器材及设备,并能够在动态演示与讲解下,促使学生加强对于器材仪器的认知与了解,并能够使得学生在反复观看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完整的仪器知识,比如使用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器材中各个部分的名称与使用方法、应用实验的类型等等[2]。例如,在《5.3 物质的密度》中,则可将实验中量筒以及天平的使用利用微课体现出来,教师可下载相关的图片以及视频,或是自主录制实验室中的设备制作微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天平与量筒的使用方式等。
        (二)应用于观察实验过程
        实验是促进学生理解物质知识的重要环节,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掌握知识产生的原理,从而将实验过程学以致用。除教师在课堂中的实验演示以外,则可利用微课将实验过程呈现给学生,以优化学生的观看学习效果。由于班级人数较多,难免会有部分学生无法切实观察到实验的每个细节,同时,在实验课题中并非所有的实验都能够在教学中进行演示,因此,微课则提供了创新的教学方式,以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实验过程与相关知识。在微课的实验教学中,除实验过程的演示录制以外,教师还需要在微课中体现实验的设计、实验前准备、实验解说以及注意事项等部分,将实验完整地呈现其中,使得在实验教学中,除课堂应用外,亦能够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资料。
        (三)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科学选择实验课题
        在微课实验的教学应用上,并非所有的实验内容都需要通过微课体现出来,在可操作的实验课题中,教师应以具体的实验学习为主,引导学生参与实验,以通过实践的方式,亲身体验并领悟物理的知识原理。进而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可操作的实验课题进行微课教学,即科学的选择实验课题进行微课教学。具体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不易观察现象的实验。即实验过程中并不能直观的体现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比如在八年级上册中的《走进微观》等。这一类型的实验则可利用微课展示,以利用信息技术体现实验结果,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
        2.实验时间较长或较短的实验。教学课堂时间有限,在部分实验中如若实验反应时间较长,在课堂结束之际仍未能获取实验结果,对于课堂教学的进度则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当实验时间较短时,则不能保证学生有效捕捉实验过程,而通过微课则可将其以慢速展示的方式体现出来,从而优化实验学习过程。
        3.不具备课堂展示条件的实验。物理的学习范围是广阔的,现实性课题则可通过实验有效展示,但当实验性质发生变化时,则无法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比如教材中《探索宇宙》的学习等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课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价值功效,以使得微课的功效价值得以有效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志东. 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 v.34;No.291(05):57-59.
        [2]赵宗文. 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7(43):245-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