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清妍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教育局 553000
摘要:思维导图是时下非常流行的方法,它运用在各个方面,比如:阅读、画画等方面。人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发散的表达自身的发散性想法,是非常有效的工具。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多是图和文字并茂的技巧,将所有主题的关系通过层级的图形表达出来,有效的激发大脑记忆。本文主要分析巧用思维导图让初中物理课堂焕放光彩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引言
物理是一门重思维、重逻辑的学科,其中包含着众多抽象性与繁杂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可能更加侧重指导学生采取机械化背诵的知识记忆方式,却忽视了引导学生主动、高效理解所学物理学科知识点,以至于影响了他们本身学习效果。
一、思维导图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势
思维导图,指的是一种使用文字以及图片等形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点作为核心,然后将这个核心作为依据,相应地发散一定的分支,其中这里的每个分支,都是跟这个核心相关联的次要的核心,接着对次要的核心进行相同的处理,最终形成一个有序的发散图,构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是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呼应。应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传授基本的物理知识给学生,而且可以把相应的思维方式,以及思考方法,也传授给学生。另外,在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当中,学生主动地去思考下一个分支应包含的内容,怎样去绘制下一级的思维导图,这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减少了教师的板书内容以及时间,教师在进行板书的时候,只需要对关键的词汇以及关键的知识点进行书写。最后,思维导图是通过多维度以及多感官,对学生的学习还有记忆,进行一定的刺激,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把前后的知识点进行关联,还可以通过更加直观形象的图表方式,展示出虚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积极主动,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
联系性不紧密,知识都是具有联系性的,目前还未发现哪个学科是孤立存在的,但我们发现在现在的教学中,因为教师们对于物理的知识掌握拿捏不准,过于参考教学大纲,追赶教学的进度,在学生还没有对物理的现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就追赶教学进度,没有将以前学的知识和目前新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学习,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就会出现“毫无头绪”的现象,当然了,也不会形成物理的思维。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思维导图在概念中的应用
我们在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首先表现在其概念的应用上,而且初中物理概念比较多也不容易理解,比如,在学习力的知识点时,看似学生们可以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力,但是如果将物理中的力的基本概念专业来学习,还是会给人不容易理解的感受,那么对于各种类型的力当然也是不容易轻易的掌握,比如摩擦力、牵引力、作用力等。那我们作为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这时候可以将力的概念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表现出来,学生通过思维导图里面形象的符号就会对力的概念有深刻的印象,接下来再将各类型的力详细讲解。将初中物理教学和思维导图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力学的框架结构,知识点串联起来,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思维导图的方法对于理解概念有很大的推动力,并深刻理解不同的概念有无差别性和逻辑性,通过这些差别和逻辑建立物理的思维体系。比如还是拿力学来说,对于力学的物理概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后,当学生再遇见力学的题型时,那会自然的在头脑中浮现力学的知识点,还会将这些概念经过筛选应用到学习中。
(二)巧用思维导图,助力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乎学生物理实验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学科关键能力发展,但是由于初中物理实验本身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并且其中不乏一些难度比较大的物理实验,这使得许多初中生在参与物理实验操作实践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也会大大影响最终的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如果直接要求采取按照教材上实验步骤开展实验操作的方式,那么固然也可以使初中生顺利完成有关实验操作任务,但是也会直接影响他们自身探究能力的发展。而如果可以在指导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创新运用思维导图,那么可以使学生对物理实验操作的具体流程、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等相关实验知识形成深刻认知,不仅降低了学生操作的难度,同样可以帮助他们构建完善的物理实验知识体系。因此,在平时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结合物理实验目标与内容来科学地构建符合初中生思维认知的思维导图,保证可以不断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
(三)巧用思维导图,突破物理解题难点
解题能力是初中生最难发展的一种物理学科关键能力,其需要学生在深入理解与掌握物理学科关键知识的基础上,有效调用物理学科方面知识的学习经验、推理分析能力等,对相关物理问题开展深入剖析,逐步使他们明确解题的基本思路。然而,在实际的物理解题过程中,由于许多学生缺乏明确的解题思路,所以常常很难找到解题突破口。针对这种解题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来简化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更有利于帮助他们突破最终的学习难关。例如,在平时求解物理问题期间,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构建求解物理问题的思维模型,这样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克服解题难关。此外,在物理习题求解期间同样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找寻解题突破口,如首先需要认真开展审题,明确解题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以及待求解问题。然后要相应指导学生调用相关物理知识来构建求解问题的物理模型,最后代入已知条件以及相关物理求解公式来求解问题。通过这种明确解题思路更容易突破物理问题求解难关。
(四)在笔记记忆中的应用
在初中物理的课堂上,学生记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记笔记有时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顾此失彼,影响课堂的学习效率。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的形状以及颜色,将关键的知识点,通过线条的方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记录下来,课后将整个笔记进行发散记忆整理。这样的话,可以有效地节约课堂的时间,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例如在声音这个章节的时候,可以把声音作为关键词,在讲解声音的特性的时候,声音特性也就可以作为次要的核心词,再接着把声音的响度、音调以及音色等,再作为下一级的关键词,最后,就只需要对所记录的关键的词的概念、决定因素等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发散记忆,而这一步可以由学生课后通过笔记的整理自主完成。通过课堂笔记的记忆整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节约课堂的时间,还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总之,思维导图是辅助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提升他们物理学习效果的一大法宝。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期间,可以重点侧重物理概念学习,物理实验教学,知识有效复习以及突破物理解题难点几个方面,保证全面提升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贾芦存.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20,21(11):29-30.
[2]马加威.巧用思维导图让初中物理课堂更多彩[J].读与写,2020,11(16):230.
[3]陆德启.巧用思维导图构建精彩初中物理课堂[J].科学咨询,2020,7(19):173-174.
[4]何静.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中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9(02):0120.
[5]杨学平.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中的培养分析[J].新课程,2018(3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