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金庆
横县马岭镇初级中学 530305
摘要:在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初中教学工作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逐渐提升。在新时期,初中学校要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进行改革工作的必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全力的实施教学改革工作,为学生发展注入新动力。而在改革的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技巧,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到的知识可以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是初中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学科之一,因此,在该学科中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学科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革工作。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改革工作中,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认识到学生与自身在课堂中配合程度较低、学生学习成绩难以提升的原因,进而在进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实施针对性的策略,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式恰当性有失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为数学教师进行后续的教学工作的调整作出贡献,因此,数学教师要总结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教学工作中的未雨绸缪。教学方式的恰当性有失是数学教学工作中现阶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多数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容易忽略的改革要点[1]。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会习以为常的使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因此,教师不会与学生产生有效的互动,学生常常会在课堂中走神,不能融入课堂等等,均限制着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学生自主性降低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工作中,学生的自主程度较低也是教学工作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对造成学生自主性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难以融入课堂这种普遍存在问题,进而转变课堂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教师没有认识到预习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学生不能根据教师所讲知识,快速的对知识进行吸收并与教师产生互动,以此出现学生自主性降低的现象[2]。另外,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定位认识出现误差,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潜意识中认为自身是课程教学的主导,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缺失,教师不为学生预留其发言、表述自身的空间,进而降低学生的自主性,限制着学生的发展。
(三)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现在的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传统教学方式中的缺点,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教师的课程指导下,无法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限制着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思想对教师及学生的影响均很大,不仅学生没有创新意识,多数的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没有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意识,在教学工作事事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为主,学生的各项能力均不能得以提升,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限制着学生的发展[3]。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对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后,明确问题的所在,教师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实施教学策略,进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师教学工作转变的情况下,加强对数学知识掌握,加强地自身能力的锻炼。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进而使其可以投身于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方式,有效的完成提升学生兴趣的工作。在创设教学情境工作中,教师可以加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完成图像、公式推导等各个方面的展示,使得学生可以充分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例如,初中人教版《投影与视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4]。
(二)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教学
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依靠学生自身就能实现提升的,其需要在与其他人的探讨中对自身提出的意见进行反复的修改,进而实现创新,使其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在学生问题探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言引导,使学生之间进行语言与思想的碰撞,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在该教学方式利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分组方式进行合理的控制。
(三)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工作中教师要通过设置教学问题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切入点,才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进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创新。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进行提问,以合理提问的方式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保证学生可以在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对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创新。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就一道题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式进行问题解决,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日常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认识到自身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确保学生在提升创新意识的基础上逐渐的具备创新思维,使其初中阶段学习的知识可以在学生日后学习及工作中均产生影响。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能只对定论或者公式进行直接教学,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推导,使得学生明确公式的由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确保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
结论: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仍旧对数学教学工作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教学方式不够恰当会使得学生无法对数学教学工作产生兴趣,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自主性降低。而且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会通过引导、指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学情境中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而且通过问题提出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探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治民.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中),2019(10):225.
[2]郑伟超.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家长,2020(16):63+65.
[3]李沙沙. 浅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74.
[4]王丽.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