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段数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李秀琼
[导读]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法的不断改进,应用在小学低段数学中的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
        李秀琼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前卫镇后卫中心小学  云南 玉溪6526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法的不断改进,应用在小学低段数学中的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如今,游戏教学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当中,适当地引入游戏教学,不仅能够营造相对轻松的教学氛围,同时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本文将主要讨论小学阶段数学的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形式,提出有效措施促进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
        
        良好的游戏教学,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学内容的扩展,同时也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寓教于乐,让学生不止局限于紧张的学习氛围当中,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游戏教学法应用到现在已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这既符合当下的课程改革的需求,而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游戏教学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另外一种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当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能够起到良好教学的作用
        1数学游戏教学法
        1.1数学游戏教学法的特点
        数学的游戏教学法其实就是以偏向于用娱乐趣味性的方式运用在教学方法中。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这种游戏教学法充满了未知的想象,很容易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游戏教学法的优点所在。学生在学习环节当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内容,同时通过学习游戏中的互动,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将有效的知识运用在游戏当中,以轻松的形式进行教学。如果长期受到形式化的训练,就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转化教学形式,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教学内容转化到主动的去学习,比起以往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能够给学生更加轻松的感受,是一种减压教学法[1]。当然在心理层面也能够适当的减轻学生的负担,尤其是对数学学习来说,许多学生对数学有些为难,认为数字运算很困难,对于小学生来说,适当的应用游戏教学法,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生动形象的表现,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热情。因此,这种教学应用在数学教学当中,效果更为明显。
        1.2游戏教学法对小学数学教育的作用
        (1)数学游戏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需要逻辑性和对公式的记忆,而游戏法这种更倾向于无意记忆的学习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相对能够加深印象。而反之,如果一味的去强压学生去记忆理论化的知识,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对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打压,而游戏教学法就可以直接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地将这些抽象复杂的内容变得更加的新颖有趣,吸引学生的目光。在游戏教学中就能寓教于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说,在数字教学当中,0到9这些数字,老师相比于让学生直接记公式来说,可以运用一些游戏方式,让学生通过加减和放置物品来进行锻炼,能加深学生的对于数学理论的认识。
        (2)数学游戏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小学学生的智力培养过程当中,对于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活动极为重要。小学学生一般好动,好奇心强,因此思维比较活跃,老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多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准确性和创造性[2]。例如,可以教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用折纸的形式进行游戏教学法。

学生在进行折纸的过程中分析长方体的每一个面,就能够感受到长方体的基本概念,进而去理解长方体的结构,加深印象,不仅有利于思维的严密性,同时也能够将枯燥无味的公式理论变得更加具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能够独立去解决问题,提高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培养良好的几何空间能力。
        2数学游戏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数学游戏生活化
        数学游戏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日常生活比较熟悉,对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可以有效的将游戏教学与他们的生活相联系起来,让学生对于数学这么一个严谨,相对具有逻辑性的科学理论,更加的生活化,促进亲密感,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比如说,让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去超市购物时物品的价格。通过场景教学,让学生观察价格的总和,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让学生不需要通过相对逻辑性严密的公式就可以了解到数学的基本概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需要老师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建立关系,有效的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动手实践
        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只用课堂上听讲,很少能够实践。通常情况下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突出的课堂主体是老师,而学生只是一个被传授的一个地位,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只是一个没有参与感的听众。这种教育形式失去了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存在严重的教学问题,导致许多学生听着就产生了厌恶感,打压学习的积极性。本来数学知识就相对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只听的情况下很难听懂,长此以往,又没有相对生动的教学形式,就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然而,游戏教学法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勤思考,多动手去实践,有效的将教学目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3]。比如说,让学生动手去做一些剪纸活动,去剪出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结构和角的特征,这样不仅能够寓教于乐,有效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深层次的认知,让学生对数学有不一样的看法。
        2.3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给予学生一个平台,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是适当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在听众的角色,并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去表达自己的意见,才能够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认识到师生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想法非常活跃,只有得到积极的促进,才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老师正确的指导,才能够指导学生的观点,尽可能的减少偏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结束语
        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有深层次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的教学的课堂内容导入,促进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如今新课改的实质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更应该帮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创造精神,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玉凤.趣味教学,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J].考试周刊,2018(08):67
        [2]李福英.让小学低段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数学——让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在游戏中提高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上,2018(08):118-119
        [3]王飞燕.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J].新课程:小学,2019(05):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