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壮
横县校椅镇第三初级中学 530308
摘要:将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进行融合,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育的直观性,更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本文将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教学策略,提出笔者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前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初中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学课程要主动吸收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策略进行整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很多信息技术手段已经被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例如电子板书等等,然而此类应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教学,在深层的教育理念上沿用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能够找准信息技术和教育结合的契机,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自身素养,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初中数学教育上升新台阶。
一、运用几何画板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育
在推进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然后围绕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数学教育进行整合,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找到最佳切入点,让传统教育和新型教育之间实现连接。
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考使用几何画板,几何画板软件是一种立体化、动态化的展示平台,基于几何画板开展函数教学,能够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教师运用几何画板能够开展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例如,当教师开展一次函数教学时,依托于几何画板,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次函数的特点,建立K>0的直线,然后拖动线条上的点,让学生清楚地看到K值的变化对于线条的影响,了解到一次函数的特征。这种动态的展示方式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比传统初中教学教师的口述效率更高,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容易,在几何画板的带动下利于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
在应用几何画板类的教学工具时,教师要多注重学生的反馈,很多教师只是将这些方法作为工具,忽略了和学生的互动,自顾自地使用这类教学工具,并没有借鉴信息技术教学的内核优势。实际上这种生硬的应用和传统教学方式仍然是一样的,教师要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让学生投入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可以带着学生进入机房,学会使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题目解析,在教给学生使用的方法之后,学生迸发出的学习热情是巨大的,不仅能够学会使用软件绘制动态的几何图形和各类函数图像,也能在立体几何的带动下发展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并在班级内形成互助学习的氛围。从这个角度上看,几何画板为初中数学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更是一个数学实验室,学生在其中能够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便于认知。教师通过几何画板可以编写自己需要的教学课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编写课程,让学生由原本的被动听课转变为适应性学习,在参与发现、探索的过程中打开视野,掌握知识。
二、利用手机软件进行精准教学
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在教学时通过手机软件辅助教学,在手机软件中布置作业、进行测试或者开展视频及教学等等,高效地应用手机软件能够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精准性,家长也可以参与到手机软件中,接收教师推送的作业或者考试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配合教师完成学习[2]。在手机软件中,教学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学生可以在软件中观看教师上传的教学视频,攻克学习上的难点,一些在课堂上没有了解的内容,可以使用学习软件找到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攻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学习软件中还有很多附属功能,例如学习实力榜、逆袭榜等等,这些排名都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以及挑战欲望,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完成学习,看到自身和他人之间的差距,也利于学生进行自我知识内容的复盘[3]。学习软件中的大数据统计功能可以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共性以及个性问题,从而从教学的角度进行完善和调整,查缺补漏,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方便教师进行作业的查阅,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缓解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三、通过学生自行命题和录制微视频,增强师生互动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被教师引导着学习,自身主动性较差,甚至一些学生存在消极学习的心理,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完成学习任务,和教师的互动也较少。信息技术的融入也能够有效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实现自主学习。在推进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学科网”等学习网站,引导学生自主命题,在完成试卷之后自己打分,实现自学。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录制微视频,讲解数学题,说出自己的思路以及方法,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观看学生的录制,共同学习,彼此查缺补漏。在推进网络资源组卷的过程中,教师要做足准备工作,先列好各项题型,设置好分值以及难度系数,让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资源组卷,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试卷内容进行原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4]。初中数学的很多题目,尤其是几何习题,有着很多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基于题目进行逆向思维,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有效路径。学生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的锻炼不仅仅包括知识的提升,也涵盖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多个方面,在加深知识理解的过程中实现了全面改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了解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特征,和数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发挥出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所在,与传统数学教育形成合力。在推进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思考和创新,总结教学的实际效果,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收获知识,得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树华.浅谈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变式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3):225-226.
[2]李键.探究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融合的方法[J].读与写(教师),2019,000(011):P.1-1.
[3]李红霞."互联网+"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巧妙融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4):94-94.
[4]何贵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研究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9,678(0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