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陈永忠
[导读] 素质教育理念倡导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纳入小学英语教学
        陈永忠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中心小学,广东 深圳 518172)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倡导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纳入小学英语教学,这有助于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学”为中心,让学生逐渐建构起属于自己知识体系的理念,能够使学生更加有效和深入地开展学习,促进其语言与思维同步提升。但当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师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倾向较为严重,这些弊端不但影响到教学实效,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立足于思维导图视角,对其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策略展开了简要论述,以期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想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显著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并非易事。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虽然有迫切学好的愿望,但做起来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那么如何化解师生面临的诸多学习难题?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借助思维导图,因为将思维导图引入英语课堂,不但使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而且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发展。
        一、明确主题,建立导图框架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把课堂讨论的主题布置给学生,既可以采用传统的板书,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呈现。然后再围绕既定的主题展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基于主题来发散思维,发挥自身的想象创造力,从而更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
        例如:以“Sport”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把课堂主题定为“体育运动”范畴,然后通过向学生提问,“ 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以问促思,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畅所欲言。接下来,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 swimming, jumping, running,或是以“Do you like ball games”?来拓展为volleyball、 football、 basketball,添加到思维导图中,我们还可进一步延伸,这样,能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教学的重点。
        
        
        
        
        
        
        
        
        
        
        
        
        
        
        
        
        
        
        
        二、应用思维导图法,深入研究对话课型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本中包含大量的对话形式,学生通过以“跟读”故事的方式来阅读课文,进而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将思维导图法应用于对话式英语教学中,可让学生们以直观形象的图式,为他们提供了有利的学习辅助条件,这不但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加强对课本知识中对话内容的记忆,显著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例如,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思维导图来开展课本内容的拓展学习。举例来说,在Seasons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出相关的概念图,再引导学生基于图中的提示,让学生将Seasons中的spring、summer、 autumn、 winter说出来。接下来,教师开展对话练习,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述四个季节的天气,相关食物,以及有哪些娱乐活动等。这不但能深化课文理解,还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提升了思维导图法在教学中的辅助功能。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绘制思维导图
        在写作教学中,对于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速度慢、易出错的情况,教师通常以手把手的方式来教学生画出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几乎没有效果,学生在应用思维导图方面过于依赖教师,一旦脱离老师的指导,写作水平会再次下降。鉴于此,教师须明确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意义,改良教学方法,认识到如果让小学生绘出层次分明、结构缜密的图式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应用原理与思路,在绘制时传授方法,并给予适时地启发和引导,而对学生要求不易作过高要求。归根结底,学生的能力在逐渐提升,思维导图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学生日后做事或写作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意识到思维导图是如此重要,从而使他们对其有更深入认识,从而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
        例如:以“My friends”教学为例,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按照个人想法来组织写作思路、构建结构。学生们可以介绍朋友的外貌、性格特征,以及与好友间发生的难忘事情,并以此搭建起脉络框架,使写作更富层次与条理性。学生以明确时态、人称及句型来构建结构,并在其中添加具体的事件,从而形成初稿。学生在自主思考中确立了写作主题,以及具体内容,明晰了英语写作的详细步骤,并在设计中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点拨,引导他们逐渐完善自己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英语教学也变得格外重要。但一当下小学英语讲授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对英语教学积极参与度不高,同时对英语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低,以及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有效性,致使他们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该现状,教师需探寻科学可行的策略与方法,将思维导图更有效地应用于英语课堂中。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教学,从紧扣思维导图的核心,确立思维导图的结构;在思维导图辅助下深入探讨对话课型,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对思维导图进行自主绘制这三个方面对其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在该领域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之良效。
        参考文献:
        [1] 罗庆玲.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J]. 读与写, 2020, 第17卷(9)
        [2] 蒲啟英.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读天下, 2020, (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