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褚英杰
[导读] 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应用型、
        褚英杰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浙江 绍兴312000
        摘要: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专业。当前社会经济、科技都在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学习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以及满足市场需求,高校开设了以计算机为核心技术基础,锻炼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并以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的新型电气自动化专业。纵观国内外职业教育行业,成功的案例大多都提出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学校与企业联合,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掌握了专业知识,还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模式。
        关键词:中职;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
        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它需要学生掌握多种技能,包括了对各种设备、仪器使用和工艺流程等知识。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中职院校要想实现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力度并完善教学体系与管理方式方法上的改进,这样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技工人才教育还停留在理论上,很多学校和企业、政府都对人才的需求不够重视。受到传统观念和资金条件限制,很多中职教育院校对学生的理论课程设置较多,而实践课程缺少,还有的学校没有把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放在同等地位。因此,为了提高人才质量水平以满足社会需要,种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必须适应潮流改革模式,向更好地方向发展。
        一、改革的必要性
        经过总结经验和学习,很多中职院校也在模仿先进教学方法,开展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工学结合方式教学。但是因为没有掌握要点,导致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工学结合的院校往往重视在企业的时间,而没有把思想品德培养与实践放在同一地位。因此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是一种缺失教育。当学生面向社会时需要多种形式和方法教育下拥有的一技之长,但是在学校的学习不全面自然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意识到了中职院校改革的必然性,这样做也为我国的建设提供了后续力量。中职院校只有理解工学结合的精髓,联合企业校企合作,并重视人才市场需求规律,开创新型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学有所用,并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专长,挖掘自己的潜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中职电气自动化人才改革模式
        (一)教学思路改革
        社会在发展,电气自动化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因此只有转换教学思路调整专业课程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当前电气自动化教学模式的改革还需要参考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联系教学大纲,综合考虑人才输出方向,才能加强学生的整体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目前,应用较多的教学模式还是工学结合,学校联合适合的企业帮助学生在实际生产中学习实践技能,并对企业的所有岗位详细了解,灵活运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在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的引导下进步。此外,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过程中不要忽略道德教育,要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学习的过程中,这样新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才能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人才。
        (二)教学模式改革
        除了重视人才的思想道德教育还要注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电气自动化学习一定要将理论联系实际,教师整合教育资源在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一些新兴的中职院校还开展理论实践一体课的教学模式,在课堂直接进行理论实践课程同位教学,课堂讲解理论后直接在现场进行实践学习,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强化理论知识,也能更清晰如何实践操作。这就需要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教学资源重点放在课堂上,提供给教师需求的教具,这样才能让教师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人才培养目标改革
        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人才的专业培养摇篮,也输送社会定向需求的人才。因此学校在充分调查社会市场需求后,可以定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市场需求。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可以应用模块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结合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设置好的模拟真实现场,感受企业的生产环境,通过自身的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中的教学目标。以往的教育模式大多重视理论教学后的书面考试,学校通过成绩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颁发毕业证书。但学生拿到证书后对就业并没有太大帮助,这使很多学生很苦恼。新体制下的中职学校,考核也可以参考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通过每个阶段的学习设定考核目标。考核目标包含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操作考核。学校根据市场应用较多的技能知识点确定考核范围,在经由教研组讨论决定最终考试内容。经人才定向目标改革后的中职人才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中职教育也向应用型迅速转变,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度改革。虽然改革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只要肯努力有信心,一定会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使电气自动化专业快速健康成长。本文所述内容希望可以为中职院校创新实践课程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让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琳俊.浅析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3):170-171.
        [2]谌勇.浅谈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9(30):98-99.
        [3]屈心仪.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究[J].智富时代,2018(05):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