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偏远山区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教学理念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邓云
[导读] 文章主要描述了当前中国偏远山区美术教育的现状
        邓云
        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摘要:
        文章主要描述了当前中国偏远山区美术教育的现状,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同时针对偏远山区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落后的情况,提出了改善和提高美术教师教学理念的几点意见,最后提出了加快速度发展偏远山区美术事业的教学重任。
        关键词:专业素质落后;教师教学理念;美术事业
引言
        美术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认知和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由事实表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偏远山区的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以及教学理念落后等。为此,改变当前局面的重要举措就在于想方设法地提高偏远山区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理念,从而为偏远山区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国家的素质教育事业奠定基石。
一、当前偏远山区美术教育落后的原因
        首先,地理位置的限制。偏远山区普遍处于群山环绕,交通落后的贫穷地区。经济的不发达和地理位置的局限性都给美术教育的发展增加了难度。
        其次,山区人们教育观念的落后。山区人们因为久居贫地,眼界窄,见识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都造成了美术等艺术教育事业的落后。
        再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下。由于环境的限制,学生无法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造成对美术等艺术学习的不感兴趣。学生们只知道学习考试,而没有提高身心修养,培养审美情趣的欲望。
        最后,偏远山区的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低,以及教学理念的落后,都无法满足当前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一支粉笔,一堂美术课程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向学生们展示一个欣赏美、发现美和挖掘美的精神世界,更加无法完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的任务。
二、如何提高偏远山区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
(1)培养美术教育意识形态
        一个好的美术教师必定是一个具有深厚美术教育意识形态的人。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于一种深厚文化的认识的升华。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术就是作为这样一种艺术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偏远山区的美术教师就有必要认识到这一点:美术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而是一种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们心灵、提高人们审美情趣的文化。老师们只有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在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投入极大的热情和学生们一起去感受美的世界,发现和挖掘美的世界,继而创造一个美的世界。
(2)挖掘美术的教育价值
         美术的价值不光在于它的艺术修养方面的作用,更多的功用体现在它的教育功能。

美术虽然不是传统教学活动中的重点科目,但是它的教育作用却丝毫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美术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美术的教育功能作用,不能仅仅把它看作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我们知道,一个学生的智力教育可以通过各种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加以培育,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已经在倡导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美术对于学生的美学教育和美学修养至关重要。因此,美术教师的导向作用就对学生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教师在充分认识到美术的教育价值时,才能懂得如何发挥美术的育人的作用。这样一来,老师就不会仅仅把美术教育局限在一堂课程之内,而是会发掘生活中的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现美的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3)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世界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美来源于生活,却又需要人去发现和挖掘。美术教师的职责就是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欣赏生活,感悟生活,这就是美术跟生活的关系。为什么偏远山区的美术教育发展落后,很大程度上跟老师没有发现美术和生活的关系有很大的关联。在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东西,教师要善于发现山区优美的环境。碧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以及清澈的溪水都是美的所在,都能激发美的灵感。因此,教师能够认识到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对于自身提高教学理念也是大有裨益的。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让自己的学生在生活中成长,在生活中发展,可以更好的陶冶山区学生的情操和提高山区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如何提高偏远山区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
        偏远山区的美术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高要求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1)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延伸美术的范围。
        美术教师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在书本的范围之内,要放眼世界,通晓古今,更要博览中外的美术发展。美术不是课堂上的一只粉笔、一些简单的画画而已。美术是一门具有历史的艺术,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对于美术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与深入的。作为美术教育事业的践行者,美术教师身上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正确欣赏与鉴赏美的责任。因此,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达到素质教育的综合要求,不仅自己明白美术的历史和意义,以及对于生活的功用,也要能够将自己的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审美情趣提升一个境界。美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完善学生的品格,与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层次。
(2)大力重视美术课程教学,转变教学方式。
        偏远山区由于各种物质条件的落后,如教学设施缺乏,信息闭塞落后,教学费用的紧张都给美术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但是,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山区特有的自然风貌,将传统的课堂美术教学搬到室外去,让学生们亲身感受生活的美,充分感受他们生活了很久却从未认真品味的山区生活的美好。这样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敢为人先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和锐意进取。通过这样的大胆改革,不但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而且也充分发掘了学生们自己去发现和欣赏美的能力,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范景中主编:《美术史的形状》第一卷,“序言”,中国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2] 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译后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艾尔金斯:《1970年以来的西方艺术理论概览》,陶铮译、沈语冰校,载《美术研究》2010年第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