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干预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蓝芳
[导读] 分析评价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
        蓝芳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柳州545000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4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5例采取全面护理干预,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44%,与对照组的22.22%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基于围手术期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全面护理干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乳腺良性肿瘤,为乳腺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多发于青年妇女群体。临床建议,针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干预措施,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1]。手术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常见方法,但从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效果角度考虑,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次将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全面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涉及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于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分组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年龄跨度为23-51岁,平均为(38.6±1.2)岁;肿瘤直径为0.4-3.2cm,平均为(1.8±0.3)cm;肿瘤发病类型:单侧30例、双侧15例。对照组45例,年龄跨度为24-50岁平均为(38.7±1.0)岁;肿瘤直径为0.4-3.2cm,平均为(1.9±0.2)cm;肿瘤发病类型:单侧31例、双侧14例。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价值。
        纳入标准:①均经B超、穿刺活检等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干预同意书;③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②严重精神障碍者;③存在相关手术禁忌症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严格按照乳腺外科科室常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处理好护理期间发生的问题,保证护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术前干预。术前,加强患者宣教,普及疾病、手术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认知,消除患者顾虑;同时,采取伴乐疗法、鼓励疗法,缓解患者术前心理压力;做好术前各项器械、药品准备,确保后续手术顺利有序进行。
        (2)术中干预。加强患者术中保暖干预及隐私部位保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配合术者进行各项操作,确保手术的成功率。
        (3)术后干预。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等,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加强患者术后镇痛干预,合理适宜镇痛药物,达到缓解术后疼痛的作用。此外,加强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促进血运,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加强局部皮肤干预,预防皮肤感染的发生等。
1.3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其中,术后疼痛VAS评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10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越轻[2]。
        (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采取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45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2例,总发生率为4.44%;对照组45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4例、出血3例、切口感染2例、皮下瘀斑1例,总发生率为22.22%。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286,P<0.05)。

3.讨论
        在临床中,针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本次重点提到全面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围绕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展开。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由此可见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价值颇高,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较为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和常规护理方法比较,全面护理干预更为全面,且更具针对性,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升[3-4]。
        综上所述: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基于围手术期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珂.全面护理干预策略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21,34(01):236-238.
[2]骆丽萍.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5):2492-2493.
[3]孟园园.整体护理在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03):80+106.
[4]黄晓仪.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围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J].微创医学,2018,13(01):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