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婵旸 王彤
苏州市中医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 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可以改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护理;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见骨质破坏、关节软骨破坏等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强负面影响。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护理中应该重视相关护理方式应用的合理有效性,中医护理作为一种从中医理论出发的优质护理方式可以为类风湿关节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中医辨证护理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症的辨证分型,针对性的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症状好转[1]。为了具体了解中医辨证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本文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1.48±3.29)岁;对照组患者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0.06±3.5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根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特点为其提供对应的病情监护、用药指导以及健康教育。
1.2.2 观察组 本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护理,内容如下:①肝肾亏虚证。肝肾亏虚证患者关节肿胀畸形,部分患者关节无法正常屈伸,在中医护理中应该重视对患者的起居护理照料,为患者提供打饭、轮椅以及辅助行走等护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肝肾亏虚证患者常见低热、畏冷喜暖情况,在护理中应注意避免患者过度劳累,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保暖。本组患者选择中药方剂进行护理时可选择:秦艽、威灵仙、白芍、当归、杜仲、红花、锁阳、桃仁、熟地、牛膝、虎骨、鸡血藤、伸筋草、姜黄。上述药剂每次1剂加水煎煮,分早晚2次服用[2]。②痰瘀证。痰瘀证患者关节疼痛反复发作,且容易出现关节变形,为患者提供中医护理时应该重视对患者的疼痛护理,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促进患者局部血液流通,通经活络,减轻患者痛苦。中药护理中可以选择:全蝎、制乳香、当归、胆南星、茯苓、白僵蚕、五灵脂、制没药、丹参、陈皮、半夏等。上述药剂制成敷贴进行中药外敷,缓解患者疼痛[3]。③湿热证。湿热证患者膝关节微热、肿胀,在临床护理中应该注意关注患者关节炎疼痛情况,鼓励患者进食莲子、茯苓、冬瓜、丝瓜、葫芦、苦瓜等清利化湿的食物,促进症状好转。④寒湿热证。寒湿热证患者通常由于寒邪偏盛导致,在中医护理中可以为患者选择甘草、红花、川芎、伸筋草、木瓜、草乌、苍术、川乌、桂枝等药物进行中药熏蒸,促进患者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好转[4]。⑤情志护理。患者临床护理中注意应用情志护理调节患者情绪,观察患者护理期间有无情志不调、焦虑烦躁等情绪,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疏导负面情绪,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其身心健康恢复[5]。⑥起居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由于病情特点,在病情急性发作期应该保证其卧床修养,患者卧床期间注意调整患者休养体位,同时对患者患肢进行有效护理,避免患肢畸形。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后,可以根据中医理论指导患者开展对应的功能训练,通过关节屈伸等活动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几个等级,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100%。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评分,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肢体功能、精神功能几个维度。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得到的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相关检验,当P<0.05时,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png)
3 讨论
中医辨证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中医辨证护理主张在临床护理中通过辨证分型理论对患者进行分类,根据中医理论科学的对患者进行辨证分治,在临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病情。中医辨证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中,将其分为肝肾亏虚证、痰瘀证、湿热证、寒湿热证几个分型,对不同分型患者病情的细节表现进行对应的护理干预,从中药护理的细节调整,到日常护理的侧重点调整,利用中医药物、针灸、推拿等方式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更强的中医护理干预。同时注重患者的情志护理,认真分析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不同患者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为患者提供对应的指导和安抚,有效改善患者情志状态,让患者在护理期间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促进其病情的好转。本次研究分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医辨证护理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可知,中医辨证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可以改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蕾,赵跃萍.中医辨证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9):166-168.
[2]张晓华,李仁东.中医辨证干预联合个性化护理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9,37(09):207-210.
[3]李晓炜,贾丽,徐娟.中医辨证个体化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354+356.
[4]李扬.中医辨证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3):107.
[5]王亚丽,李春红,赵丽晴.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30-32+39.
[6]余梅,汤玉霞,黄姱姱.中医辨证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7(21):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