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黑春燕 张志华
[导读] 分析乳腺癌病人护理中一病一品护理模式所具有的应用效果。
        黑春燕    张志华
        云南省肿瘤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云南 楚雄  675200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病人护理中一病一品护理模式所具有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模式)与观察组(40例,一病一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观察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乳腺癌病人行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干预,可获得较好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关键词】一病一品护理模式;乳腺癌;临床护理;护理满意度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要病因,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以上,并在近些年内呈不断增长趋势。提高乳腺癌临床疗效势在必行。多数临床证明,临床护理对乳腺癌临床疗效提升存在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安全、优质护理措施应用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维护与病情康复[1]。本研究将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应用病人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80例入组研究对象,收集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属在我院接受乳腺癌住院治疗患者。信封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一般资料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年龄20~76(46.68±10.33)岁;受教育年限0~16(10.21±2.25)年;保乳手术14例,乳房全切除术6例,保乳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0例。
        观察组:年龄21~77(46.69±9.71)岁;受教育年限1~16(10.26±2.14)年;保乳术、乳房全切除术、保乳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各15例、7例、18例。
        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乳腺癌[2];(2)自愿参与并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3)交流与沟通无障碍。
        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疾病、手术禁忌证、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2)依从性差;(3)同期参与其他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如病房环境管理、入院检查指导、术后康复训练等。
        观察组:行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干预,即:(1)成立乳腺癌一病一品护理小组,通过小组成员教育培训,丰富其护理经验,提高其职责素养,强化其护理能力,明确其护理权责。(2)患者入院后对其健康状况进行系统评估,并结合患者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护理需求等,制定针对性围术期护理方案。(3)围绕“环境管理、心理疏导、健康宣教、药物控制、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康复训练、专科护理”基于临床路径贯彻落实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同时定期就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处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3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水平:包括引流管制时间、住院时间。
(2)心理健康状况: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与护理前后评价,
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相应症状越严重。
    (3)生活质量水平:护理后用中文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3],包括“生理(0~28)、社会/家庭(0~28)、情感(0~24)、功能(0~28)附件关注(0~36)”等五部分内容,总分范围0~144,分数与生活质量水平呈正比。
        (4)统计研究对象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5)护理满意程度: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信效度较高,Cronbach’s alpha系数0.871)评价,百分制,60分以上满意,反之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软件分析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数(n)、率(%)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水平比较
    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5.69±1.77)d、(10.98±1.65)d均较对照组(8.47±1.21)d、(15.06±2.34)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0、9.012,P<0.05)。
2.2两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经护理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更低且组间P<0.05,见表1。

2.4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比较
        观察组发生率2.50%(1/40),较对照组20.00%(7/40)低,组间=4.507,P=0.034<0.05。
2.5两组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组间P<0.05,见表3。

3讨论
        本研究将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病人护理中,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经一病一品护理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缩短。提示一病一品护理模式能够立足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全过程个体化护理,充分发挥护理在临床疗效提升中的促进作用,助理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说明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可从多方面落实优质护理措施,最大程度满意患者多元化、个体化护理需求,增强患者身心舒适度,产生生活质量改善、护理风险预防等效果。随患者健康恢复,其对临床护理得满意程度也提高。总之,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应给予重视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一桔,陈云霞,胡汉美,等.基于循证理念的乳腺癌“一病一品”专科护理建设及效果评价[J].交通医学,2018,32(06):633-635+638.
[2]聂立婷,颜巧元.乳腺癌围术期病人护理模式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23):3653-3657.
[3]乔娇娇,黄冬梅,王小燕.“一病一品”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1(02):8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