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华 黄蓉菊
山西太原第985医院 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5例,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75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质量总评分达到了(92.37±5.3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总评分(81.82±7.93)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从而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效果
手术室是开展疾病救治的重要场所,通常进入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会因手术知识匮乏、对自身疾病认知不清等原因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的正常运行。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不仅能够提高麻醉及手术操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有利于患者的疾病预后。舒适化护理模式是现代医学提倡的一种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从而使机体保持最佳的救治状态,以提高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文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5例,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75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46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区间在1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8±14.2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区间在13~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9±13.8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包括:(1)术前舒适度护理:手术之前应开展术前访视工作,积极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以及需注意的事项,营造轻松的聊天氛围,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为患者列举一些手术治疗成功案例,做好心理疏导,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2)术中舒适度护理:提前30min将患者接入到手术室中进行准备,指导患者正确摆放体位,确保其达到最舒适、安全的手术状态,嘱咐患者有不适感时应及时反馈给护理人员。(3)术后舒适度护理:术后应及时做好充分的减痛护理,掌握患者的疼痛阈值,在明确患者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或可嘱咐患者家属尽可能的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可通过看书、看报、看电视等方式来降低对疼痛的心理关注度。勤开窗通风,营造舒适的病房休息环境。
1.3观察指标
通过自拟问卷的方式让患者对手术护理情况进行打分,问卷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分别包括手术室管理、护理安全、消毒与卫生以及护理态度等,总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结果主要采用了SPSS24.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检验结果为P<0.05,则表示本次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质量总评分达到了(92.37±5.3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总评分(81.82±7.93)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png)
3 讨论
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治疗、与患者生命安全有着密切关联的场所之一,传统手术室护理模式往往将更多的工作内容放在与手术的配合上,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感受。现阶段,为了有效提高医院护理的质量,提出了舒适度护理模式这一理念,更加注重患者在疾病治疗及接受护理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主观体验,尽可能的规避不良心理,保持积极乐观的情况,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舒适护理通常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围绕增强患者的舒适度而开展的各项护理活动。舒适护理模式通常会包含四个方面的舒适体验,主要包括患者的心理、生理、情绪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患者对手术操作的恐惧感以及对疾病的忧虑等,会使机体产生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不利于手术和麻醉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就需要将舒适护理模式贯穿在手术前、中、后等各个环节,通过开展心理疏导、个性化的手术指导等,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舒缓不良情绪,从而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目标,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患者手术预后。
本组研究资料显示,观察组经舒适护理模式干预后,临床护理质量总评分达到了(92.37±5.3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总评分(81.82±7.93)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从而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彭雪梅.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两种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9,(01):352-352.
[2]辛雅丽,王奕,杨秀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32):03-03.
[3]赵宝萍.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运用探讨[J].饮食保健,2020,(09):165-166.
[4]李桂华.舒适护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21):212-213.
[5]赵丹.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J].名医,2019,(04):193-193.
[6]杜诗倩,林康.分析舒适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健康养生,2020,(01):49-49.
[7]幸路路.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健康之友,2019,(20):54-55.
[8]王红丽.手术室护理应用人文关怀结合舒适护理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08):186-188.
作者简介:胡德华(1967—4),女,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