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娟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浅谈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对策及影响结果的因素。方法:以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为起止时段,以90例动脉血气分析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2组各为45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分析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结果准确率及满意率。结果:2组对比结果准确率及满意率的数据表明研究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结论:动脉血气分析中多种因素可影响结果准确性,而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加以干预,则可消除误差,提升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患者普遍满意。
【关键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护理对策;影响因素
在临床上,动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检验项目,其指的是对呼吸及气体交换过程中参与的血液相关CO2、O等进行分析和监测的过程,此种项目可对患者酸碱失衡、呼吸衰竭等情况加强监护,同时可指导指导药物治疗和吸氧浓度,并为预后判断、疗效评估、通气参数调节提供一定参考依据【1-2】。在血气分析的过程中,保障结果准确尤为关键,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标本误差,提升一次性采集标本的成功率,以确保结果可靠、有效。本文以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为起止时段,以90例动脉血气分析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2组各为45例,即分析了动脉血气分析护理对策及影响结果的因素,现阐述如下内容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以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为起止时段,以90例动脉血气分析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2组各为45例。研究组25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50.6±3.9)岁。参照组23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50.6±3.9)岁。经统计分析各组数据资料,结果P值>0.05,可比。
1.2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分析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
(1)影响因素:①患者体温:一般血气分析指标可受到患者体温的影响,若体温37℃以上,则随体温增加1℃,血气分析中的pH降低0.015,PaCO2、PaO2等分别增加4.4%和7.2%;若体温<37℃,则对PaCO2、pH影响较小;但对PaO2存在较大影响,即降低1℃而PaO2下降7.2%。②患者情绪:采集标本期间,患者屏气、过度呼吸、情绪变化可影响血气分析结果,其导致肺泡通气量增加,使得结果中PaO2降低,而PaCO2、pH增加。③注射器选择:注射器采取塑料材质时,其空气排尽存在较大难度,且样本采集后存放15min,则会降低PaCO2。④抗凝剂影响:一般使用肝素,且用量需适当,选取液体肝素,过少抗凝不足,过多会引起稀释性误差,无法保障结果准确。⑤治疗措施的影响:PaO2检测水平受到吸氧治疗及其浓度大小的影响,且有脂肪乳剂于血标本存在,则结果会出现偏差。⑥穿刺部位选择:一般为选择动脉为宜,若血液采集自静脉,则患病状态下的血液会影响pH值检测水平。⑦有无空气、气泡:采血时混入气泡或标本接触空气,则会对检测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引起偏差。⑧放置温度和时长:当存放环境温度恒定时,存放时间延长,细胞代谢加速,会导致PaO2、pH有所下降,并影响结果准确性;控制20min以内且温度不变条件下存放较为适宜。⑨标本混匀程度:采集的标本若混匀不充分,则凝血概率有所增加增高,并影响检测结果【3】。
(2)护理对策:①首先叮嘱患者保持安静状态,适当休息10-15min,采血前积极交流,给予其鼓励,介绍相关注意事项。选择采血针头为5号,可采用利多卡因湿敷采血部位后进行采血,时间为10min,以消除疼痛对结果的影响。②在化验单上标明患者采血时的体温,保障结果准确。③标本与抗凝剂比例需合理确定,确保抗凝充分。④采血时详细记录给氧浓度,停止吸氧0.5h后接受采血。⑤注射器中空气或气泡尽可能排尽,血标本中气泡<5%最为理想。
1.3评价指标
比较2组结果准确率及满意率(工具为自制调查问卷,评估结果分为分值100分,满意则分值85及以上。)。
1.4数据处理
所得文中数据由统计人员处理,工具为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计数等资料分别用“”和(%)表示,且分别用、t检验数据差异,当P<0.05时,满足统计处理要求。
2.结果
表1中所示,2组对比结果准确率及满意率的数据表明研究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
.png)
3.讨论
在对酸碱失衡、机体内氧化、患者呼吸等进行评估和监护时,动脉血气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其在抢救危重患者方面也属于重要指标。动脉血气分析中,结果准确性、标本采集成功率直接影响着给氧治疗、低氧血症诊治、指导机械通气、临床诊治及抢救抢救危重患者的效果和结局【4】。通过深入分析发现,目前存在多种因素影响可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这些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进行干预,则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结果准确性,可为临床救治各类患者提供最为可靠的信息和依据,并保障患者诊疗效果,进而达到改善其预后的目的【5】。本文结果显示,2组对比结果准确率及满意率的数据表明研究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0.05)。可见,动脉血气中加强针对性护理发挥着积极影响和作用。
综上,动脉血气分析中多种因素可影响结果准确性,而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加以干预,则可消除误差,提升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患者普遍满意。
【参考文献】
[1]柳粉蓉.影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4):203,208.
[2]李芳.浅谈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7,7(24):307-308.
[3]李艳.浅谈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8,26(33):197-197.
[4]施虹.浅谈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9,(6):250-250.
[5]刘淑贤,马金凤.影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9,18(3):143.
课题编码:QKJ202013
课题名称:动脉导管不同弃血量在术后危重患者床旁血气分析结果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