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护理中的应用疗效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杜瑶
[导读] 探究对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实施机械通气、鼻胃管过程中应用安全护理模式的效果。
        杜瑶
        河南省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儿科  河南  郑州  471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实施机械通气、鼻胃管过程中应用安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之间收治的儿童患者之中随机选取200位实验对象,他们均需要接受机械通气鼻,将这些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性、平均性等原则进行分组探究,其中一组病人选择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称之为对照组;剩余一组病人选用安全护理模式,称之为实验组。之后综合对比两组病人的肠道并发症发病概率、气管插管堵塞情况等,同时以组别为单位调查统计病人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应用安全护理模式对儿童实施机械通气鼻饲,其中发生阻塞管、肠道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0、3;而对照组应用普通模式机械通气鼻喂养患者,出现阻塞管、肠道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3、6。通过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出现胃肠道并发症的概率以及阻塞管的概率等都要远小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可参考性。通过统计两组病人家属的护理满意情况可知,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7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42%,从这组数据的比较情况可知,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应用安全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增强鼻饲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并发症的出现,除此之外家属对护理也非常认可。
        关键词:安全护理模式;儿童重症监护病室;鼻饲
        机械通气法是对较重、辅助呼吸机、改善通气、保持气道通畅、防止氧气、二氧化碳积聚及呼吸功能衰竭等身体损害的患者的临床治疗,为进一步的生命健康状况奠定基础。对于一些接受口腔手术治疗、意识处于昏迷状态或者病情危重的病人而言,他们不能自主通过口腔饮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病人拒绝食用食物,对于上述这些病人来说,采用插管的方式,将导管从鼻腔插进胃里边,利用导管为病人输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药物,这种方式是比较有效的,能够辅助治疗的顺利开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共计召集了200位实验对象,他们均为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之间接收的重症监护病室的患儿。本次实验重点考察安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我们特以组别为单位,对两组病人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调查统计。其中实验组的病人是由51位男性以及49位女性组成,病人的年龄均在6周岁至12周岁之间;对照组中包括50位男性以及50位女性,病人的年龄均大于6周岁且小于11周岁。根据调查发现,两组病人在基本信息比较方面并没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可以继续完成实验探究。
1.2方法
        对照组的病人应用普通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的病人在治疗期间会实施安全护理模式,以下是安全护理模式的具体内容:
        (1)合理的护理知识,告知患儿家属,从而便于帮助患者更好地开展诊断以及治疗工作。对于在儿科就诊的病人而言,他们的年龄偏小,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水平都与成人有着较大的区别,在治疗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患者极度不配合的情况,这也会给正常的护理工作提升难度。如果在这时候,家属能够给予帮助,为患儿进行相应的教育,这对于护理治疗工作的开展将会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促使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便于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
        (2)安全鼻饲管。护理人员必须要保证鼻饲管的牢固性,避免导管发生各种意外情况。
        (3)选择合适的鼻饲部位及方式。鼻胃管共计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用注射液注入漏斗,另外一种是打孔针注射。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在鼻饲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病人的头部位置适当垫高,这样能够避免出现误吸肺炎等并发症的出现。
        (4)鼻饲液温度和喂养速度应适当。在鼻饲时需要把握好温度,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给病人带来诸多不适,如呕吐、腹泻等。在给水泵时速度不宜过快,避免患者因此出现咳嗽等症状。
1.3统计学方法
        要想得到真实有效的实验结果,必须要依赖于庞大的统计学数据,由于实验过程中涉及各种各样的数据,仅依靠人工统计,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因而我们将借助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一分析处理。
2结果
2.1不同组别病人脱管、堵管、误吸、肠胃并发症等出现的概率比较
        根据下表给出的数据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实验组病人的脱管、堵管以及肠胃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更小,比较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2不同组别之间护理满意度比较情况
        根据统计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家属中有71位病人家属对护理表示认可,对照组中有42位病人家属对护理表示认可,由此可见,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重症监护病室主要接收有严重创伤、需要实施大手术、器官衰竭等问题的病人,因而相比于普通病房的病人而言,重症监护病室的护理工作更为复杂。经过上述探究可以发现,应用安全护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发生脱管、堵管以及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小,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其家属对护理的认可度也要更高。综合来看,相比于普通的护理模式,在儿童重症监护病室机械通气中应用安全护理模式的效果更好,不仅鼻饲的安全性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保障,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明显的下降,病人家属对于这种护理模式也更为认可,因此可以在临床治疗领域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静静.安全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2).
[2]黄月娇.安全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
[3]沈春花,梁玉花,陈小秋,等.安全护理模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鼻饲患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