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曹晴荷
[导读] 探究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临床效果。
        曹晴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  四川 雅安625000  
        摘    要:
        目的 探究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实施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49,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舒适度、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比较无差异(P> 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舒适度; 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案,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态给予指导与干预,有助于消除患者焦躁、抑郁的负性情绪,纠正其不良认知,端正治疗态度,促进疾病的恢复[3]。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舒适度。当前,临床缺乏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的有关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n=49)与研究组(n=49)。对照组男∶女为22∶27;年龄在38~71岁,平均年龄为(51.98±4.37)岁;透析时间为3~8年,平均(4.67±1.18)年。研究组男∶女为21∶28;年龄在39~70岁,平均年龄为(51.19±4.84)岁;透析时间为3~9年,平均(4.84±1.36)年。纳入标准:资料齐全;认知正常;熟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透析治疗不充分者;计划实施肾移植手术者;首次透析合并肿瘤或发生急性感染者;心力衰竭者;肺水肿者;精神障碍、不配合研究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环境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用药指导与常规体检等。研究组给予心理护理。        (1)成立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心理医师、护理人员组成,定期组织会议,总结患者的护理情况,探讨特殊案例,并更新心理护理干预方案。(2)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数低于40分者采用三级心理护理,40~60分采用二级心理护理,60分以上采用一级心理护理。在三级心理护理过程中,与患者积极进行沟通交流,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讲述疾病进程,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引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参与。在二级心理护理过程中,由心理医师与患者面的面交流,每周2次以上,了解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与患者沟通,采取针对性疏导方法,包括放松训练、深呼吸、培养兴趣爱好等。若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可采用助眠药物治疗。在一级心理护理过程中,由心理专家定期就诊,护理人员与患者每日定期沟通,倾听患者的诉说,采用语言技巧暗示患者,通过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嘱患者家属密切关注患者的行为,及时给予关心与关怀,避免患者独处,在住院期间嘱患者积极与其他患者交流沟通,增强治疗自信心。

1.3观察指标
        使用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对患者的舒适度进行评估,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舒适度越高。使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GCQ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前的SF-36评分是(69.95±4.56)分,护理后的SF-36评分是(87.78±5.45)分;对照组护理前的SF-36评分是(69.42±4.73)分,护理后的SF-36评分是(80.37±5.87)分。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9 3,P=0.000 0)。

3 讨论
        血液透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在体外循环中实施血液净化,可促使患者的生存期有效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疾病有关知识的了解,加之不了解居家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极易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而这种负性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十分不利,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应重视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案,采用分级护理模式,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制订心理护理方案,可有效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疾病的治疗。有学者提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提高舒适度,促进治疗效果的改善。有学者指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使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均明显减轻,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CQ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GCQ评分、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证实了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提升舒适度,促进疾病的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极易出现焦躁、恐惧等负性情绪,因此应重视该类患者的心理指导。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霞丽,王永丽.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体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0):158-159.

[2]修云红,刘国岩,李淑梅.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11):87.

[3]李菲.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临床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19,14(2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