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琪,何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 广东深圳 518107
【摘要】目的:观察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护理需求。方法:选取我院鼻中隔偏曲患者64例(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护理的观察组(32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2例),观察患者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口干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RS疼痛评分低,护理满意度高,口干程度轻,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存在多方面的护理需求,给予其综合护理,能减轻患者疼痛感及口干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口干;综合护理
鼻中隔偏曲是一种鼻部常见疾病,主要由鼻中隔外伤所引起,并且软骨发育不均衡也会导致该病的发生[1]。鼻中隔偏曲患者会出现一系列鼻内畸形,还会导致睡眠打鼾。这种疾病一般需要手术治疗进行矫正,并且患者术后护理需求较多,必须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促进术后恢复[2]。本研究选取我院鼻中隔偏曲患者64例,观察患者术后护理需求与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情况
1.1一般资料
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选取我院鼻中隔偏曲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19至68(45.36±3.21)岁,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19至68(45.85±3.82)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告知患者鼻腔填塞术后鼻腔仍可能会出现持续的血液流出,或者口腔内有血液及血凝块还会存在脸面部肿胀、经口呼吸导致的咽干以及咽痛等情况,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可通过看电视、聊天、深呼吸、转移注意力邓等方式减轻疼痛,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①加强病情观察,加强并发症预防。密切观察患者眼部,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一过性失明、眼周淤血肿胀、视物模糊等症状,如果存在需立刻处理。告诉患者术后24h内可能出现伤口少量渗液渗血,这种情况为正常现象,需要将口中液体吐出,不能咽下。术后24h比较容易出现鼻出血,需要准备好止血包。及时清理分泌物,防止出现堵塞气道等不良情况。②加强护患交流,加强心理护理。很多患者不能适应术后变化,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鼻腔填塞带来的不适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且讲解鼻腔填塞术对治疗疾病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等,为避免其出现慌张等不良情况,需说明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应对措施,使患者从容面对,提高其认识,做好心理准备。给予安慰与鼓励,增强治疗信心。③预防口干,预防出血,提高舒适度。由于患者术后需进行张口呼吸,应告诉患者多次少量饮水,并且将凡士林软膏涂抹于口唇旁。指导患者在拔除鼻腔填塞物前期间使用加湿口罩,有利于其更好的呼吸,减轻患者口干的症状,并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但是不能进行激烈运动,并且不能用力碰鼻,不能捏鼻、擤鼻,避免用力大便,告诉患者如果出现咳嗽、打喷嚏等情况,用舌尖顶上颚。术后24小时避免沐浴,温水擦浴避免水温过高。预防性镇痛,抽取鼻腔填塞物前每日冷敷鼻腔3次,三餐口服镇痛药物。④及时宣教,确保患者对术后康复过程的理解及掌握。告知患者术后48小时可抽取鼻腔填塞物,抽取鼻腔填塞物前避免空腹,鼓励患者进食,抽取鼻腔填塞物前冷敷鼻腔,告知患者鼻腔填塞术后,鼻腔仍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少量血液流出或者口腔内有血液及血凝块,脸面部肿胀,经口呼吸导致的口干,咽痛等情况。告知患者由于术后鼻腔黏膜水肿,呼吸时仍会感觉有堵塞感,出现需张口辅助呼吸情况,待鼻腔黏膜消肿后才可以恢复正常呼吸,出院后需定期复查,清理鼻腔,预防鼻腔粘连。
1.3观察指标
疼痛情况:NRS疼痛评分量表,评分低即疼痛感轻;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口干程度:术前及术后抽取鼻腔填塞物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评患者咽干程度,无口干0分,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情况对比
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术后12h(6.18±0.28)分,术后24h(4.28±0.31)分,术后48h(2.61±0.26)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注:两组手术前对比,=0.0737,P=0.7992;两组手术后抽取鼻腔填塞物前对比,=4.3014,P=0.0395
3讨论
鼻部疾病具有特殊性,这类疾病不仅会出现鼻部症状,还会影响相邻器官,甚至导致患者出现全身症状[3]。鼻中隔偏曲患者偏曲程度不一,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为存在鼻塞、鼻出血、头痛等明显症状的患者。术后,患者常存在不良心理状态,一些特殊人群其心理负担更重,并且由于术后疼痛感明显,再加手术部位特殊对患者术后恢复存在不利影响等,进而影响手术治疗效果[4]。因此,需在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研究结果中,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RS疼痛评分低,护理满意度高,口干程度轻,P<0.05。综合护理是一种较为全面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护理人员协调配合能力,照顾到患者方方面面,满足其护理需求[5]。将其应用于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护理中,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提高患者对术后各项护理操作的认识,使其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6]。患者术后需张口呼吸,提供相关护理,能提高其舒适度,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措施。加强口腔护理对术后康复也具有积极意义。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剧烈活动,防止鼻腔出血的发生。加强鼻腔护理指导,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促进恢复。疼痛是患者术后最为明显的一种感受,为其提供相应的镇痛措施,能减轻疼痛,提高康复信心[7]。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询问患者身心感受,及时处理异常情况,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所以,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具有多方面的护理需求,给予其综合护理,能减轻患者疼痛感及口干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方芳.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鼻中隔缝合的护理体会[J].世界中医药,2016,11(B03):839-840.
[2]张淼.评价舒适护理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2):379-379.
[3]张付拢.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3):80-80.
[4]陈辉.鼻窦内镜下重度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232-233.
[5]高曼.个案化管理对鼻中隔偏曲术后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3):609-611.
[6]张晓双,薛玉鹏.手术期行优质护理对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骨骨折患者术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0):236.
[7]赵艺,孙静.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3):18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