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迪拉热·阿布来提 梁晓露 王霞霞
[导读]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迪拉热·阿布来提    梁晓露  王霞霞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二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此进行护理方案的效果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护理中应用个体化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要好,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较好的缓解,并发症控制良好。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为避免实行不同护理措施导致的沾染效应,对照组随机抽取于2017年2月~2018年1月,观察组选自于2018年2月~2018年12月。观察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24~72岁,平均(41.01±10.21)岁;疾病分型:甲状腺功能亢进26例,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肿瘤9例。对照组55例,男25例,女30例;年龄23~73岁,平均(43.02±10.01)岁;疾病分型:甲状腺功能亢进30例,甲状腺肿17例,甲状腺肿瘤8例。纳入标准:(1)均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疾病;(2)均符合手术指征;(3)本研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掌握基本的读写能力;(5)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1)已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患者;(2)联合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疾病或凝血系统疾病者;(3)特殊患者(如语言障碍、精神异常、妊娠及哺乳期等);(4)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两组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术前宣教、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
        大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以及对于外科手术的恐惧感,术前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准确把握患者这一心理特征,给予心理干预,通过良好的语言沟通、行为鼓励,消除其负性情绪,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预期疗效及具体流程,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展开手术准备工作,在护理人员指导下,控制饮食。手术当天,患者应该清洁身体,修剪指甲,将假牙、项链等金属物质摘下,换上干净病号服,佩戴腕带标识,术区备皮。术前40min,检测患者的心率及血压,记录下来,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手术期间的注意事项及配合事宜。
        1.2.2术中护理
        调节手术室温度及湿度,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物品和急救药物,再将患者送入手术室,避免患者一直等待产生恐惧感。进入手术室后,向患者介绍手术室布局及手术设施,患者信息核对无误后,指引患者摆好手术体位,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连接手术室仪器设备,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工作,根据手术进程协助主刀医生,加强体位护理,期间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限制液体输入量,切口予以负压管引流,如有异常及时反馈处理。
        1.2.3术后护理
        术后为患者清洁身体,擦拭血迹、体液等,做好保暖措施,交接至病房,施行以下护理措施:(1)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检测血压、呼吸频率、脉搏,1次/h,检测体温,每4h/1次,床旁配置器官切开包及手套,做好急救准备。麻醉清醒前让患者平卧,头歪向一侧,清醒后将患者扶起,垫上枕头,半卧于床以便呼吸。(2)饮食干预。术后4h,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饮用适量温水,若无呛咳,术后6h可进适量流食,第2天恢复正常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不易消化易胀气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负性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

负性情绪评分:主要是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分值越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在接受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98±1.00)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03±2.10)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甲状腺手术具有一定风险,为了确保手术顺利展开,应加强护理干预。个体化护理是一种根据患者病情、心理状态、生活状况、个人期望实施临床护理的理念,在术前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予以心理干预,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配合进行手术准备工作;术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给予患者安全感,因为甲状腺手术中采取非正常体位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颈部疼痛等并发症,所以应加强患者体位护理;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加强饮食控制,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术后康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院诊治期间,人们精神需求及心理需求发生巨大的变化,对护理服务的要求明显提高,临床各科室均在探索适合其自身的护理方法。个体化护理是在“人性化”理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护理模式,主张依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特点及自身切实需求为导向开展的护理,其护理具体措施较常规护理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及指向性,更能满足患者的切实需要。
        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常规护理中,主要还是以“疾病”为导向,护理的开展以患者不同阶段的病情变化而变化,难以形成预见性的护理行为,对患者的心理有效干预较弱。个体化的护理是在患者病情基础上制定的护理方案,更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并且注重患者的心理干预与诱导,促使患者以健康的心态参与疾病管理与自我照顾中来。
        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甲状腺手术患者实行个体化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及目标性,在患者已掌握的手术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基础上,提供了专业的疾病知识及手术知识指导,并着重弥补患者知识了解不全之处,促使患者在术前能更轻松的面对即将接受的治疗,在术中能较好的调整个体心态,在术后能科学的面对及处理机体不适,并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护理中,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赖巧红,毛秀莲,王翠琴,等.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外科手术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7):75-76.
        [2]林燕育,余立,杜丹丹.系统护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癌因性疲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1):118-119.
        [3]施晓丽,谢俊.护理路径结合外科康复理念对甲状腺良性肿瘤围手术期指标及临床效果的影响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7(31):3532-3534.
        [4]豆倩.KTH整合式护理干预对妊娠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遵医行为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河南医学研究,2019,27(19):3614-3615.
        [5]周俊峰,王庆辉.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25):241-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