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艳
武汉市普仁医院急诊科 湖北 武汉 430080
摘要:目的:分析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共对我院急诊收治的70例心脏骤停患者进行了分析,患者在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入院,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采取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抢救时间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运时间是(17.48±3.23)min,急诊室抢救时间(15.21±3.23)min,辅助检查时间(12.09±2.87)min,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达到了94.29%(33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用于心脏骤停患者可以缩短时间消耗,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心脏骤停;时间消耗;满意度
心脏骤停病情危急,病因比较复杂,该疾病将在较短时间内对患者心脏、颅脑等器官造成损害,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严重[1]。在发病后,必须尽快对患者进行救治,实时心肺复苏,缩短心脏骤停时间。在本病的抢救过程中,黄金时间内采取治疗是关键。常规急诊护理措施流程不清晰,分诊较慢,等待时间长,造成了大量的时间消耗,这可能对患者抢救效果造成影响[2]。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对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的70例心脏骤停患者进行了讨论,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共对我院急诊收治的70例心脏骤停患者进行了分析,患者在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入院,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采取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的为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在21~84岁之间,平均值(52.54±2.18)岁,原发性疾病包含急性心肌梗死14例,心率衰竭11例,心律失常6例,其它疾病4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在22~83岁之间,平均值(52.52±2.26)岁,原发性疾病包含急性心肌梗死13例,心率衰竭11例,心律失常6例,其它疾病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进行护理干预,接诊后立即派遣急救车经由最佳路线要能送患者,到达现场后,展开救治,检查呼吸道,进行心肺复苏治疗,联系氧气罩,给予吸氧,氧流量设置为10L/min左右。妥善搬运患者,运送至医院后,由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分诊,尽快送入抢救室。
观察组则采取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建立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小组
由科室护士长和具有丰富心脏骤停护理经验的护士组成护理小组,随时待命,准备出诊和展开抢救。定期对小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呼吸骤停的病因、抢救护理流程、呼吸机使用方式、气管插管护理等。依据护士资历进行排班,确保接诊后可以快速出诊。
1.2.2强化绿色通道建设
患者入院之后,应当直接进入抢救室,而后进行分诊,在10min内完成对基本生命体征的检测,按照先治疗,后缴费的原则抢救;通知心内科医生紧急展开会诊,随时应对患者病情的变化,同时做好通知家属等有关工作;有关科室,包括放射科、超声科等,必须随时为患者提供优先检查服务,并在15min内完成相关查体工作;其它科室需要开放绿色通道,患者应当享受优先用药、优先住院、优先手术权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转运时间、急诊室抢救时间和辅助检查时间。将护理满意度分成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满意+较满意=总满意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输入SPSS23.0检验差异,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表达,以X2和t值检验,P<0.05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抢救时间分析
观察组转运时间是(17.48±3.23)min,急诊室抢救时间(15.21±3.23)min,辅助检查时间(12.09±2.87)min,低于对照组,P<0.05。
.png)
3、讨论
心脏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急性病症,本病死亡率较高,在疾病的救治过程中,时间窗极为重要,患者心脏停跳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救治过来的几率就越低。常规急诊护理干预模式下存在工作流程混乱、职责不清晰、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的,耽误了患者的治疗[3]。
急诊绿色通道的开通实现了各护理流程之间的协调和良好衔接,同时,确保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治疗所需资源,有关科室,均能够为患者打开绿色通道,有效减少了时间损耗。该模式下,建立了急诊护理小组,在接到急诊电话后,可以迅速出诊,避免出诊过程中人员聚集延迟[4,5]。该护理模式提升了护理工作的目标性。
综上所述: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用于心脏骤停患者急救,可以减少各缓解的时间损耗,提升急诊工作效率,获得患者满意,建议急诊科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继伟,王喜英,孙青玲.绿色通道急诊护理模式干预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132-134.
[2]郑翠兴.绿色通道护理模式在急诊送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1):3530-3531.
[3]罗正莉.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在青年心脏骤停急救中的价值[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11):200.
[4]陈丹,黄海燕.绿色通道在青年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应用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9):1275-1278.
[5]付洁,陈阳阳,陈明慧.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在青年青年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20,(1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