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春梅
亳州市人民医院 安徽 亳州236800
【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康复训练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以2018年2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据方式分为康复1组及康复2组,康复1组应用全面护理,康复2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生存质量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康复1组与康复2组比较,护理效果差距明显,前者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康复1组与康复2组比较,生存质量评分差距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1组与康复2组比较,生存质量评分差距明显,前者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康复1组与康复2组比较,焦虑、抑郁评分差距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1组与康复2组比较,焦虑、抑郁评分差距明显,前者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康复训练及临床护理效果更显著,预后效果理想,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脑梗塞;肢体偏瘫;康复训练护理
肢体偏瘫属于脑梗塞的常见后遗症,有极高的发病率,为现如今临床处理最为棘手的问题。而现如今临床对于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最好的护理方法便是早期康复训练,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对增强患者运动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有文献显示【2】,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康复训练及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为了对此验证,本文以2018年2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展开全面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2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据方式分为康复1组(n=48例)及康复2组(n=48例),康复2组均龄为(65.34±4.57)岁,男患者30例,女患者18例;康复1组均龄为(65.78±4.68)岁,男患者32例,女患者17例。所选患者均者符合临床对于脑梗塞的诊断标准,患者和家属均同意实验,排除合并肝、肾、心疾病等患者,康复1组、康复2组一般资料差异很小,可比。
1.2方法
康复2组应用常规护理,严格遵照医嘱开展有关操作,对患者实施常规教育与心理护理等。护理1组实施全面护理,内容有:第一,构建完善的护理计划,并据此展开对应的护理工作;建立高水平护理队伍,组员均接受系统培训,学习先进技术,一一考核;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技术交流活动,让其进行取长补短,丰富护理经验,增强护理技能。第二,增强心理护理,主动和患者交流,合理运用沟通技巧,给患者提供完美服务,确保患者衣冠整洁;一些患者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减退、意识不清等症状,为此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如担忧、消极以及恐惧等,护理人员应给予更多的安慰及鼓励,加强患者自信心。第三,增强饮食护理,严格遵守清淡的饮食原则,确保蛋白与热量;给予患者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确保其大便畅通,预防便秘。第四,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意识状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结合患者病情对用药方式进行调整,做好三查七对工作,确保用药安全;预防各种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等;若是患者出现语言功能下降的问题,要指导患者对语言功能进行锻炼,从发音开始,遵守从简至繁的原则;若是患者病情稳定,要指导其功能锻炼,如站立与步行训练,从被动活动入手,在慢慢转变为主动活动,等到患者能够主动训练时,在专人的指导与帮助下,展开站立与步行训练,在具体训练中,应先遵守先站后行和的原则,一天连续两次,一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不等,视具体情况而定,渐渐恢复生活功能。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生存质量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并采用自制记录表记录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对比护理效果
康复1组与康复2组比较,护理效果差距明显,前者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png)
2.3对比焦虑、抑郁评分
护理前,康复1组与康复2组比较,焦虑、抑郁评分差距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康复1组与康复2组比较,焦虑、抑郁评分差距明显,前者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png)
3、讨论
脑梗塞为临床慢性病,短期内很难做到完全治愈,患者多表现出肢体功能与语言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优质的护理方法能够防止各种并发症,例如早期功能锻炼,加强患者身体功能,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有效干预,减轻负面情绪等等。康复训练是指结合患者病情及恢复状况,展开对应的康复训练指导。从坐立训练着手,结合患者的恢复状况慢慢下床活动,展开站立训练。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向患者讲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给予患者积极的鼓励,让其慢慢掌握更多生活技能。本文研究结果为:康复1组与康复2组比较,护理效果差距明显,前者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康复1组与康复2组比较,生存质量评分差距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康复1组与康复2组比较,生存质量评分差距明显,前者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康复1组与康复2组比较,焦虑、抑郁评分差距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康复1组与康复2组比较,焦虑、抑郁评分差距明显,前者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康复训练及临床护理效果更显著,预后效果理想,值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杰.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和措施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118+121.
[2]车妉.早期康复护理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3):237-23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