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贺晓晓
[导读] 分析多样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起到的护理效果。
        贺晓晓
        榆阳区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综合内二科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目的:分析多样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起到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50例,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大幅度波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多样性护理模式;血糖指标;低血糖发生率
        糖尿病作为目前无法根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以2型糖尿病最为多见,是因胰脏无法产生充足的胰岛素或机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程度较差所导致,在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也就是食欲增加、尿量增加、饮水量增加以及体重下降[1]。目前糖尿病患者多通过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方式来避免自身血糖指标大幅度波动,虽然说积极配合治疗对延缓疾病发展,防止并发症发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患者仍旧因为缺乏医学常识、文化水平有限、疾病重视程度不足等因素导致整体治疗效果不佳,这便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0月份至2020年10月份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27:23,平均年龄(62.49±7.71)岁,糖尿病病程(8.04±2.19)年;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30:20,平均年龄(62.53±7.73)岁,糖尿病病程(8.01±2.18)。经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多样性护理方式,多样性护理方式如下:
        ①糖尿病相对来说病程更长,且并发症类型较多,为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加强健康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患者身体情况允许,护理人员可以每周将其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内容包括临床分型、病因病机、常见并发症、降糖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处理方式、血糖自我监测等等,并下发在护士长或其他高年资护理人员指导下所制作的《慢性病自我保健手册》,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可以有一个初步了解,懂得该病的危险性以及积极配合治疗对促进疾病转归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也不能忽视这类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因为长期服用药物、控制饮食也会不可避免地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所以护理人员要合理运用心理学技术,向患者传递“我愿意且有能力帮助你”的信息,并协助心理医生对患者做出心理诊断,拟定适宜的心理护理流程。
        ②在此基础上,做好患者的饮食调护对保障整体治疗效果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可以借助中医理论,按照患者不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多种证型,比如肝肾阴虚型患者,应多摄入小米、空心菜、芦笋、核桃、牛奶等养阴清热的食物;对于脾虚湿阻型患者,则应叮嘱其多摄入粳米、鲫鱼、乌梅、豌豆等健脾渗湿的食物。在用药方面,护理人员每日在发放药物时,都需亲自监督患者将药物服下,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为避免发生药物漏服、错服现象,应协助其服下药物,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向其亲自示范胰岛素的正确注射方式,及时处理患者使用胰岛素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最后,护理人员也应结合患者生理状态为其拟定最为适宜的运动方案,但应严格控制运动强度,避免加重机体负担。
1.3疗效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指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指标
        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8%,高于观察组患者的0%,(x2=8.333,P=0.004<0.05)。
3.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且不断趋于年轻化趋势,已然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相比其他疾病来说,糖尿病危害性极强,如果患者自身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也会累及各大重要器官,比如心脏、大脑、肾脏等等,这也增加了视网膜病变、肾脏损害、心肌梗塞、冠心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增加治疗难度,甚至造成患者死亡[2]。虽然多数患者通过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血糖指标均可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这类患者在治疗期间,也很容易受到多种的影响,导致治疗效果降低,对疾病转归十分不利,这便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维持患者血糖指标平衡,避免病情控制不佳而诱发不良事件。
        多样性护理方式是在强化基础性护理的同时,将护理程序作为整体工作核心,并将其进一步系统化,为患者拟定多元化、标准化的护理计划(如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等等),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护理帮助,以更为有效地促进病情好转[3]。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了多样性护理方式,发现该组患者FPG、PBG指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可见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可以起到更为确切的干预效果,值得推广。
        由上述研究结果得知,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多样性护理方式,效果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杨晓娟.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15(030):228-229.
[2]张兰.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013):96-97.
[3]曲昂.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003):399-4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