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术后指导在儿童鼾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个体化术后指导在儿童鼾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导读] 研究个性化术后指导在儿童鼾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李丽丽
        北部战区空军医院  耳鼻喉科, 辽宁 沈阳110042
        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术后指导在儿童鼾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为达成实验目的,于我院中选取68例鼾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均被确诊为鼾症,需对其采取手术治疗,同时经过对患儿病症情况的调查研究后发现,符合实验入组标准,并采取随机数字法将68例患儿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术后指导,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对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鼾症术后实施个性化术后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鼾症;儿童患者;个性化术后指导;应用价值
前言:据相关研究,通过在鼾症术后采取个性化术后指导可以提高护理针对性,对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术后康复效果有重要作用。本次对照实验中,便重点探究了个性化术后指导在鼾症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68例患儿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于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入组,而且经检验,所有患儿均符合以下实验纳入标准:经多导睡眠图检查后发现存在血氧饱和度<90%的缺氧情况、X线检查后确认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家属同意并已签署相关同意书;同时不存在以下排除标准:伴随有精神疾病、无低通气与呼吸暂停、存在重要组织损伤、肺部感染。入组后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配为了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患儿中包括41例男性和27例女性,年龄介于4~11岁,平均年龄(7.15±1.19)岁,平均病程(3.96±1.05)年。对比来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
        于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将护理工作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
(1)术前:鼾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术前必须要做好严格的风险评估工作,需重点进行血常规、睡眠呼吸监测、心电图等基本检查,确认患儿是否存在特殊情况;其次,告知家属术前4h要禁止饮水,进入手术室后要尽可能地安抚患儿情绪,协助其于手术台上保持仰卧位或俯卧位[1]。
(2)术中及术后:为患儿实施全身麻醉,密切监控其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做好记录,机械通气设置为低流量供氧,并采集患儿气道内的血块或分泌物;若患儿气道内存在有痰液,必然会阻塞呼吸通畅性,一旦发现需及时使用超声雾化的方式稀释痰液,而且在手术结束后24~48h内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患儿术后会有一定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可采用冰敷的方式来适当缓解疼痛,同时也要适当增加饮水量[2]。
1.2.2 观察组护理
        观察组护理工作中应采取个体化术后指导。①心理护理:在病症的影响下患儿也会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这对其心理影响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应重视对其开展心理护理。如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应重点对其进行鼓励、表扬;对于>5岁的患儿,其有一定的自主思想,护理人员要与其做朋友,并适当逗弄,建立“朋友关系”,以此来为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3]。②健康宣教:患儿生病家长最为担心,护理人员要重视加强与家属间的沟通,向其讲解手术治疗鼾症的临床优势,让其不要担心,并可以适当应用健康手册、播放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让家长了解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及优势。③术后监测:每一例患儿的情况均有其个体化差异,护理人员应结合患儿个体化情况来制定护理方案,并注重术后的出血风险,如出血原因,同时对于出现情况的患儿,要进一步做好风险评估,降低出血情况的进一步加剧[4]。
1.3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有效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用SPSS20.0,使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X2检验,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结果
2.1 护理效果分析

P值                    <0.05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家属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家属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者19例,一般满意15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100%;反观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达到以上满意程度的家属分别有15例、14例、5例,满意度85.29%,相比观察组更低,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X2=9.054),(P<0.05)。
3.讨论
        鼾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病症,表现为睡眠期间出现呼吸停滞,这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和发育,随着鼾症的继续发展,患儿还会伴随有精神萎靡、记忆力差的症状[5]。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鼾症,而且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但术后患儿的护理也应重视,因年龄小,患儿会有紧张、忧虑、恐慌等情绪,而且不善于表达,有可能会影响其术后康复。本次实验中,于观察组中为每一例患儿均制定了具有其个性化特点的术后指导方案,通过实验结果中表1、表2来看,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手术对于鼾症患儿有极高的临床疗效,可以避免鼾症继续发展对患儿身体的影响,同时在围术期间配合针对性更高的个体化术后指导,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疗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明媚,卢肖霞,梁敏婷,黄惠琨.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鼾症术后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J].黑龙江医药,2021,34(01):234-235.
[2]王聪,王艳.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扁桃体肥大合并鼾症患儿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1):179-181.
[3]李春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鼾症患儿术后通气功能及VAS评分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02):147-148.
[4]张秀娟,王丹,姚文峰.内窥镜辅助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质量控制[J].微创医学,2019,14(06):815-817.
[5]张银花,陈丽娟,宁琳,柯安然.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在小儿鼾症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1):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