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急诊护理在胸痛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何凤兰 刘海燕
[导读] 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
        何凤兰 刘海燕
        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华亭  744100
        【摘要】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肺栓塞(PE)、气胸、心包炎、心包填塞和食管破裂等,其中ACS在这些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中所占比例最高,心肌梗死(AMI)的误诊率在3%~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约0.5~1/10万人,如果误诊其死亡率超过90%。PE的发病率大约70/10万人,自发性气胸发病率2.5~18/10万人,食管破裂发病率是12.5/10万人。如何快速、准确诊断和鉴别ACS及其他致死性胸痛的病因,成为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胸痛患者的救治中,急诊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就急诊护理在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实践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关键词】胸痛患者;就诊护理;作用
1 胸痛抢救流程中病情评估的作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患者,时间对于该类患者即意味着生命,分诊护士是最先与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分诊合理与否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健康,合理的分诊即是在拯救心肌。有人明确指出高质量急诊护理对提高分诊正确率十分有益,不仅能大大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而且还能提升患者满意度。为进一步证实急诊护理对胸痛的辨别能力,急诊护理质量是否影响患者预后,据相关研究报道,对于        典型或不典型胸痛症状患者及时予以心电图检查已在胸痛救治相关专家中达成共识[1] ,分诊护士需了解掌握胸痛相关疾病,对主动脉夹层、急性冠脉综合征等致命性疾病有一定认识,同时具备系统问诊与采集病史的能力,对12导联与8导联心电图检查与典型心电图异常表现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识别异常,对心电图检查步骤熟练操作,第一时间将有用的信息反馈给医生以便做进一步处理。
2 胸痛诊治流程中病情监测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腹主动脉瘤所引起的胸痛病因复杂,早期有效干预对患者预后改善十分有益。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掌握患者病情动态变化,对患者的主诉变化、面色、表情等进行仔细观察,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再发心肌梗死患者可能表现出面色苍白,护理人员一经发现患者存在该症状表现时及时向医生反映;与此同时做好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心肌酶学、肌钙蛋白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使用监护仪器记录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于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动态监测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酶学、肌钙蛋白、心电图并及时对比心电图波形节律变化。
3 胸痛诊治流程中心理护理的作用
        对于“胸痛”相关疾病知识大多数患者并不完全清楚,胸痛发作时,患者承受躯体疼痛与心理恐惧,难免差生恐慌、害怕、紧张等情绪,心理压力大,情绪极为不稳定,这对临床救治十分不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焦躁表现可能会使心肌耗氧增加,扩大心肌梗死面积;主动脉夹层患者在焦躁状态下还有可能出现动脉夹层破裂致死。

适当的激励与关爱对患者而言十分必要,医务人员对患者表现出充分尊重,与患者接触时态度要和蔼可亲,耐心为患者做好每一项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的同时,了解患者内心诉求,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增进彼此信任,使患者维持良好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建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向患者宣传与疾病相关健康知识,一方面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另一方面使患者与家属知晓下一步诊疗活动,取得患者配合,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4 胸痛诊治流程中健康教育的作用
        缺血性心脏病进展至致命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为就医延迟,胸痛患者的救治以及宣传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症状的重视度[2],向高危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疾病科普意义深远,为使临床症状出现早期实现自我识别,并能够正确自救措施及时就医,对于已患高血压或心绞痛的高危患者强化健宣教力度,告知患该类患者规律生活、低脂饮食,切勿开展剧烈运动,避免情绪激动,纠正不良陋习。久病卧床患者注意勤翻身,协助患者在床上做一些肢体锻炼。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治疗,同时主动开展疾病二级预防。健康教育在胸痛患者诊疗中取得的成果对“胸痛中心”建设意义重大[3]。
5 我院胸痛患者就诊护理流程图
        急救车辆进入医院大门后,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对接,在10 min内完成18导联心电图或12导联心电图,经初步诊断,及时予以患者提供有效的后续治疗。第一时间告知主班护士确诊胸痛患者基本情况,主班护士同时电话请示心内科,心内科接到电话后及时赶到现场,术前与患者家属进行谈话,履行手术风险告知义务,如患者及家属拒绝行手术治疗,采取保守治疗。如患者及家属同意实施手术治疗,及时与主班护士联系并将术前谈话结果告知主班护士,主班护士协同医生联系导管室,患者入院手术与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转运患者,患者顺利进入导管室后接受PCI治疗。
采用相对危险评估法将接诊的多个ACS患者分为相对低危与相对高危患者,相对低危患者安排在CCU,导管室空台后接收,完善术前准备,一切就绪后实施手术。对于相对高危患者首先考虑导管室是否顺利准备,如准备顺利,护士人员尽快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就绪后即开展手术,如导管室准备不顺利,申请使用第一导管室,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开展手术。急诊收治单个ACS患者,首先明确导管室是否顺利准备,如准备顺利,导管室及时接收病人,护士人员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后进入手术阶段。若导管室准备不顺利,先将患者安置在CCU或住院部,导管室顺利准备后接收患者,术前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开展手术。
6 小 结
        胸痛患者救治中急诊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护理流程尚不规范,这需要医学界广大医务工作者集中努力,共同参与护理流程规范化构建中,力争使患者享受到系统性、专业性高质量护理,获得准确可靠的早期诊断与及时干预,促进预后改善。“胸痛中心”的建立大大缩短了患者确诊时间,为后续急救争取更多时间,就诊后及时有效的干预使得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避免住院时间延长,再次就诊次数与再住院次数增加,实现患者健康改善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就诊满意度。完善、规范胸痛救治中急诊护理队伍建设是未来胸痛患者救治发展趋势,高质量护理团队对胸痛患者意义重大,要想提高急诊护理人员质量首先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 李小芬,丁 玲,高新新,等.规范化胸痛中心护理队伍建设探讨护理在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J].今日健康,2016,15(1):291.
[2] 陈 昊,向定成,周民伟,等.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6,24(1):47-49.
[3] 王黎平,姚履渊,肖丽萍,等.急诊一站式服务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旬刊,2016,15(12):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