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应用意义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何卫1 王智玲2 卫永鲲3
[导读] 研究手术室护士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何卫1   王智玲2  卫永鲲3
       3201医院手术室,陕西 汉中723000
       1. 3201医院护理部,陕西 汉中723000
       2. 3201医院骨一科,陕西 汉中723000
 
       摘要: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士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择取于本院诊治的脊柱结核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病患纳入时间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组为对照组、舒适组,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护理服务,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舒适组病患施行舒适护理干预,组间比较两组病患的舒适度、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等情况。 结果:舒适组病患舒适度、SF-36、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取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脊柱结核病患的舒适度、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脊柱结核;舒适护理;舒适度;并发症;生活质量
       脊柱结核为慢性破坏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危及其生命健康。临床救治多采取手术治疗,能通过清除结核病灶促骨病灶愈合。手术同时需辅以优质、合理护理服务以确保患者舒适度[1-2]。本次研究即分析手术室护士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具体措施及临床效果。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择取于本院诊治的脊柱结核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病患纳入时间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纳入病患均符合脊柱结核疾病诊断标准,且符合相关手术指征,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病变、恶性肿瘤或认知障碍病患。
       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将纳入的44例脊柱结核病患分组为对照组、舒适组。对照组22例脊柱结核病患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其最低年龄为43岁,最高年龄为68岁,年龄均值为(58.36±5.42)岁;舒适组22例脊柱结核病患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其最低年龄为45岁,最高年龄为69岁,年龄均值为(58.41±5.27)岁。组间比较两组脊柱结核患者各项基线资料可得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可比较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本次脊柱结核病患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即做好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介绍,并介绍院内制度及环境、资源,术前指导病患病患做好各项基础现场及术前准备,术后则密切关注病患体征并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舒适组:在对照组各项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由手术室护士开展舒适护理干预。具体为:(1)术前。①术前访视。为确保患者临床配合度,术前需强化对病患的手术相关内容宣教,告知病患术前如何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手术预期效果、注意事项等。同时为避免病患术前出现焦躁、恐惧情绪影响手术开展,需积极与病患沟通,开导、鼓励患者,提升其治疗信心。②术前准备。指导病患术前充分休息,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抗拮抗药物治疗。同时,准备好手术过程中所需药物、器械等物品。(2)术中。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仔细核对患者各项信息,并了解病患各项体征数据,同时以温和态度与病患沟通以消除其紧张情绪。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病患各体征数据变化,并做好保暖工作。(3)术后。①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同时告知病患家属术后患者需采用正规、足量、全程的抗结核药物,用药过程中若出现明显药物毒副作用需及时告知医生。②因手术操作等原因,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疼痛情况,影响术后康复且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为此,需评估病患的疼痛程度,倾听患者主诉,并结合疼痛部位、疼痛原因、患者需求等情况开展针对性疼痛护理,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等方式缓解病患疼痛程度,必要时采取镇痛泵、镇痛药物。③指导病患术后卧床休息,定期更换床单、被罩,施行保暖干预。
       1.3 评价指标
       采用Kolcaba舒适状态量表(GCQ)评估两组脊柱结核病患的舒适度,评估内容包括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及环境、精神等四个方面,各指标分值在7分~28分间,得分越高即舒适度越佳。
       记录、对比两组病患术后并发症情况,常见并发症有呼吸道感染、压疮、发热、泌尿道感染等。
       采用SF-36评估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情况,得分越高即生活质量越佳;采用VAS量表评估两组病患的疼痛程度,得分越低则疼痛感越轻;采用问卷评估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得分越高即满意度越高。
       1.4数据处理
       以软件SPSS21.0处理结果数据,计数资料结果以n(%)表示,数据对比行2检验;计量资料结果以(±S)表示,数据比较行t检验。p<0.05即表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舒适度评分
       舒适组病患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及环境、精神等舒适度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脊柱结核属继发、慢性、破坏性病理改变,疾病特征为多个椎体受累、椎间隙变窄,致使病患长期卧床,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3]。而脊柱结核的病灶范围较广,单纯用药治疗难以达到治疗效果,需采取手术治疗清除结核病灶,促骨病灶愈合。为确保临床治疗效果,需同时采取优质、人性化、科学的护理服务[4]。
       舒适护理属整体化、个体化、创造性护理模式之一,即在各项基础护理措施基础上强调护理的舒适性,期望通过提升病患身心舒适度以促疾病康复[5]。对脊柱结核病患施行舒适护理干预,术前开展舒适性方式工作,并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中做好保暖工作及体征监测。术后需强化宣教、用药指导、心理干预,同时做好疼痛护理及生活指导,以提升病患整体舒适度[6-8]。结果数据显示,较对照组,舒适组病患舒适度、SF-36、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VAS评分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综上,对脊柱结核病患施行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舒适度、生活质量、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病患疼痛程度。
       
       参考文献:
       [1]吴海萍,康京华,贺遵芳.个性化术中护理和传统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8):125-127.
       [2]杨宝霞,武春霞,刘素芳.小儿脊柱结核手术过程中安全护理的重要性与效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5,37(8):819-822.
       [3]艾雅娟,刘向东,毕娜, 等.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行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0):1113-1117.
       [4]李金,吕敬瑜,魏朝苗.个性化术中护理和传统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饮食保健,2019,6(51):106-107.
       [5]王烨.个性化综合护理对脊柱结核术后患者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4):162-163.
       [6]陈思.针对性护理干预和传统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中的 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5):107-109.
       [7]孙海艳.个性化综合护理对脊柱结核术后患者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7):34-35.
       [8]贺亚芳,彭莉,肖萍, 等.运用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脊柱结核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6):10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