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改进高校思政课红色现场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刘繁荣
[导读] 红色现场教学是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重要环节,

        刘繁荣
        广西百色学院 533000
 
        摘要:红色现场教学是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重要环节,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增强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手段。当前,国内高校普遍重视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积极推动思政课红色现场教学实践或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把红色现场教学简化参观学习,与思政课教学内容脱节;二是参与红色现场教学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尚未建成特色品牌教学团队;三是红色现场教学实践中缺失考核环节;四是红色现场教学没能处理好红色资源碎片化问题;五是红色现场教学覆盖面小和影响力不足。为此,笔者围绕思政课红色现场教学实践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思政课;红色现场教学;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渠道。加强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时效性和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上,越来越多的高校聚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其中强化现场教学是思政课改革的主流趋势。红色资源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轨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1],是教育青年学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2]的鲜活材料,是帮助青年学生成才成长的“营养剂”。红色资源是思政课重要的教学资源,红色现场教学是思政课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有效手段,而如进一步改进与提升现场教学水平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的重要性
        1.红色现场教学是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重要环节。红色现场教学能有效发挥思政课的铸魂育人功能,它能帮助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红色现场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现场教学是发挥思政课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是高校思政课利用红色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开发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思政课践行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重要举措,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中关于“强化实践教学”、“强化社会实践育人”的有力举措。
        3.红色现场教学是增强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手段。所谓思政课获得感是指“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因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具象或抽象的收获,而产生的正向的、持续的主观心理感受。”[3]众所周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核心指标就是增强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虽然要达成这一目的的实践途径有很多,但是持续大力度的教学改革是主要实践路径。红色现场教学是指思政课教师依托红色资源,通过主题模块化设置,突出师生情境化互动,旨在构建教学、体验、实践三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红色现场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重要成果,它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还能有效增强了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第一,红色现场教学能够延伸“课堂链条”,实现“校内课堂”和“校外课堂”的有效衔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第二,红色现场教学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红色现场教学旨在构建师生交互性教学关系,它通过问题驱动激活学生求知欲,进而能够帮助学生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三,红色现场教学能丰富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偏重知识讲授,大有“填鸭式”的弊病,授课形式单一,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且课堂较为乏味,往往是从概念到概念,用理论阐释理论,容易消磨学生课堂兴趣。红色现场教学的优势在于把纪念馆、博物馆、革命旧址遗址等鲜活的红色资源变为思政课情境教学元素,能够把封闭课堂转化为开放课堂,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感官体验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第四,红色现场教学是校外实践的移动课堂,它有助于学生了解国情、党情、社情,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和丰富知识,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红色现场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高校普遍重视红色文化育人功能,积极与博物馆、纪念馆、纪念碑、革命旧址、遗址等红色资源管理单位开展战略合作,创建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并依托其基地积极开展思政课红色现场教学活动,一些有条件的高校甚至还推出了红色研学活动。一般说来,革命老区高校和地处红色资源富集区的高校在红色现场教学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做法,有的高校形成了品牌化式、经典式的红色现场教学线路。

然而,努力打造好高校思政课红色现场教学课堂,发挥好红色资源的铸魂育人功能,仍然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不少高校的红色现场教学开发还尚未成熟、水平还有待提升,同时也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把红色现场教学简单化为参观、考察活动,与教学脱节,导致红色资源尚未有效转化为思政课教学资源,进而障碍红色资源铸魂育人功能的发挥。
        2.红色现场教学的师资队伍薄弱,尚未建成特色品牌教学团队。主要表现在:第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缺乏红色现场教学能力,对红色资源、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缺乏深度研究、缺乏红色现场教学表达能力以及缺乏现场教学主题模块设计能力;第二,擅长红色现场教学的思政课教师人数少,且力量分散,各自为政,尚未组建特色品牌教学团队,等等。
        3.红色现场教学实践中缺失考核环节。一方面使得教师在红色现场教学中缺乏激励和约束,进而不能有效激发教师在红色现场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使得红色现场教学流于形式,不能让学生获得深刻性体悟,不能触及灵魂。
        4.红色现场教学没能处理好红色资源碎片化问题,尚缺乏从红色精神的谱系或红色历史的谱系中宣传、讲解红色文化,势必导致学生对红色历史的碎片化认知,进而障碍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5.由于经费不足和安全问题的“紧箍咒”,导致高校红色现场教学规模普遍较小,因而在学生中的覆盖面小,进而障碍更多学生从红色现场教学中受益,同时也障碍学生增强思政课获得感。
        三、解决高校红色现场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是思政课的重要使命,高校扎实推进思政课红色现场教学能更好地做好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工作。问题是前进的动能,改进和提高思政课红色现场教学质量,必须以问题为靶心,“对症下药”,真抓实干,才能取得长足进步。为此,要确实抓好思政课红色现场教学,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现场教学的规范化管理,狠抓现场教学的主题设计。红色现场教学与思政课常规课堂教学一样,要做好课程开发建设工作,必须具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重点等课程教学中所必须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思政课课程内容和红色资源的自身特点,对现场教学主题做精细化设计,使得主题设计既体现思政课理论逻辑,又符合红色资源的历史原貌,实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
        2.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师现场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打造红色现场教学品牌。展开来说:第一,组织思政课教师赴国内一流干部学院学习其现场教学的成熟经验与特色做法,同时开展声音形象塑造、语言传播技巧、形体表现技巧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帮助思政课教师提升语言表达艺术,扎实现场教学基本功。第二,以红色文化研究为抓手,凝聚思政课现场教学骨干,通过以老带新,组建现场教学团队,同时通过开展优秀教学经典案例征集的专项课题活动,凝练特色、总结经验,打造优秀经典教学案例。第三,加大与校外单位开展战略合作,实现优势资源互补,资源共享,借助实践教学平台,为教师现场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有效载体,同时联合校外力量,共同打造思政课红色现场教学品牌。
        3.强化红色现场教学的过程考核,建立和完善相关评价机制。从教师视角来说,应努力建立健全红色现场教学的评价机制,及时获得同行及学生对其现场教学效果的真实评价,进而促使思政课教师努力改进和提升现场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把红色现场教学纳入思政课教师的绩效考核,对现场教学表现突出的思政课教师,给予绩效奖励。从学生的视角来说,应加强红色现场课堂考核,通过问答互动,撰写心得等方式,不断深化学生对红色现场课堂内容的理解。
        4.思政课教师要加强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的谱系化研究,克服红色资源碎片化呈现的弊端。一方面,要通过谱系化的红色文化研究,帮助思政课教师夯实“四史”基础,为红色现场教学扎实基本功。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在现场教学过程中要把红色主题或红色资源的讲解置于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的谱系之中展开,要从一个全局的高度来透视红色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谱系化的讲解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进而助力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5.整合全校资源,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红色现场教学的保障机制。红色现场教学如仅凭马克思主义学院之力,势必导致覆盖面小、规模小、影响力小,为此,高校要整合学工、团委、财务处、后勤处等部门的力量,使之形成支撑红色现场教学的合力,同时把红色现场教学纳入学工、团委组织的学生活动中。另外,高校要为红色现场教学配套专项经费,严格管理和使用好思政课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不能随意挪用,进而通过思政课专项经费支持红色现场教学教师团队建设和打造红色现场教学经典案例。最后,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同时落实好校园安全责任制度,并采取确实可行的安全举措,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最终为红色现场教学实践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初心”系列之三: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n1/2019/0703/c117092-31210370.html.
        [2]张乐:《多路径提升中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30日版。
        作者简介:刘繁荣,男,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红色文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