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下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 李雪
[导读]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如何有效在思政课中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李雪
        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
        摘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如何有效在思政课中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成为很多思政教师的核心工作。小组合作教学法作为新时代思政课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学生自主讨论探究而进行新知学习的教学方式,反映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高中思政教学经验,在论述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新时代高中思政教学中应用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思政;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实践
        思想政治,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必学学科,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在高中思政课程教学方法上,小组合作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中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有效手段,也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提升对思政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带来的思考角度的方式能够给他人带来借鉴,从而推动整个小组思政水平的提升。
        (一)利用课程导学,提升团结协作意识
        导学案在教学中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在教学中改进教学环境,提升教学品质,更好的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导学案的方式清晰明了的将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展示给学生,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尤其是对于高中思政学科这样的文科,清晰明了的导学案将本节课的线索与逻辑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众多的好处。
        例如,在讲授《多变的价格》一课时,教师教师可以采用先发放导学案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完成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等内容的填空,对于导学案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等难点内容,可以让学生与同桌之间进行初步讨论,完成对本课内容的基本了解,从而为接下来的正式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精选教学内容,贴合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在通过小组合作方法进行思政教学时,要精心选择内容,注意问题的有效性,既要贴合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带动他们讨论和思考,使他们能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得出更加完整、更加准确的答案。在问题设置上,教师要设置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出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欲望,从而让学生既能够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够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中丰富自身的认识。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课时,由于本课中的“居民在基层民主政治中的参与形式和作用”是重点内容,且难度不高,因此适宜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具体来讲,教师在讲授完等内容之后,教师不要急于直接给出,而是要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小组探究,使学生对基层民主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更能认识到当前政治体制下我国的基层民主是受到切实保障的,从而感受到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三)优化小组构建,合理搭配分工协作
        教师优化小组成员的组成,合理分配任务,使小组成员能够起到良好的分工协作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将“小先生”制引入思政教学,“小先生”制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通过学生完成知识的教授与传递。教师通过选择班里成绩较好或者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并安排“小先生”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一位“小先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帮扶一位或者几位学生,形成学习小组。
        例如,教师在讲授《生产与经济制度》一课时,对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概念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举例,通过具体事例来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含义。在课后,还是会有部分学生对“为什么公有制必须占据主体地位”、“为什么我国不是私有制”、“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大约是多少”等问题不理解,此时教师要让小组中的小先生发挥出作用,帮助教师解答部分同学提出来的问题,以深化学生的认识。
        (四)教师点拨迷津,攻克教学重点难点
        教师在通过小组合作方法进行思政教学时,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在特定时刻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于思政课程中一些难懂、复杂、容易被学生误解而且没有讨论意义的知识点,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出和讲解,避免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被非重点内容所牵扯,最终降低小组讨论的效果。对于一些重难点内容,学生讨论可能深度不够或是不够全面,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补充完整,齐心协力一起攻克教学中的重难点。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个人收入的分配》一课时,学生往往会对“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进行混淆,即便小组讨论,很多组员都会各执一词,彼此坚信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要及时指出按劳分配是社会之一公有制下的一种分配模式,二按劳动要素分配通常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进行分配,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能够让学生深入的理解我国的社会特征。
总之,在高中思政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落实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还需要根据自己所在学校,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授课内容进行合理化的调整。
参考文献:
[1]林韧卒,王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12).
[2]李毅.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