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疫情引发对幼儿园生态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张 坤
[导读]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张 坤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漕河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主席说: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是发展一切的深刻革命!幼儿园作为根的教育,是这场“绿色“星球革命的未来和希望。幼儿园环境育人中重视和渗透生态教育,让孩子从小具有认知、启蒙和初步行动尤为重要。
        关键字:幼儿园   生态课程   生态教育  
        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一直伴随著着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2020新冠病毒、同时还有澳洲的大火蔓延、中东的蝗虫灾害、美国的流感肆虐。类似这样的自然灾害,或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它可能发生在不同层面。从大的层面而言,可能发生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球;从小的层面而言,可能是一个社区、一个企业、一所学校、甚至是一个家庭,而我们幼儿园不可能避免这类事件发生,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去思考在幼儿园日常教育中怎样去融入生态教育,教育我们的孩子敬畏大自然、保护环境。
   一、幼儿园的课程是否能重视和渗透生态教育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又是冷酷的屠夫,大自然的法则是相融的,是地球万物相互依存的生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人类赖以生存的慈母便会像屠夫般疯狂的报复,这就是因果。2020新冠肺炎病毒的蔓延毫不留情的给我们致命的伤害和沉重的解释。如何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如何加强学校的生态教育,这是我们国家我们教育刻不容缓的严峻问题,由此也引发我们对幼儿教育的思考。
     幼儿园的课程能否重视和透生态教育,让孩子从小具有认知、启蒙和初步行动能力?因为现在的儿童就是未来人类文明程度和绿色星球的希望。幼儿园生态教育是人类持续生存和文明进步的呼唤!因此,我们幼儿园应该浅显的、真实的、生动的把生态教育自然融入一日生活和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初步的理解要敬畏大自然,懂得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爱护动植物就是爱护自己!
幼儿的生态教育,应该引导孩子懂得人类生命、生活离不开大自然的滋养,但是大自然的资源不是可以无限索取的。我们要帮助孩子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科技的关系!
    二、幼儿园生态教育内容选取上,要从孩子真实的生活环境和他的生活经验入手。


    1、例如在“天气预报”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了解大自然不同天气气候的特征,探索获取天气预报的方法和途径,更让孩子去了解气候与人类的关系,好的和坏的气候对人类的影响等等。
     2、在“交通安全”主题活动中,我们不仅让孩子去了解交通工具的功能特点,去感受现代丰富的交通工具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引导孩子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正因为现代交通工具发达,也可能引发更多的交通事故,带来环保上的问题。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养成不闯红灯,养成佩戴安全带,文明乘车的好习惯。
   3.在班级种植区每次区域活动时,我们不仅仅要求孩子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它的特征等,更要让孩子去懂得人们的生活,生命的成长需要大自然丰富的养料,是植物给大自然提供了新鲜的空气,因此我们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4、结合环保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体验环保教育
在每一个环保节日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适合的各种活动,幼儿亲身体验,用笔,用歌声,用语
言表达自己的爱,因为喜欢,因为融入自己的感情而萌发保护的愿望。
(1)无烟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在家长中宣传环保知识,唤起家长和社会的环保意识、绿色意识。
(2)爱鸟日:周围绕主题“我们和鸟儿有个约会”开展系列的活动。
(3)地球日:开展“回收废电池,拯救大地球”活动,制作废电池回收箱,发动小朋友收集各类废旧电池
(4)开展“弯弯腰拣起来”活动,发动小朋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维护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家园共携手,注重情感的交流,积极参与环保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摇篮,家长观念直接影响毎一个幼儿。因此,情感教育融入的环保教育需要家庭、社区、幼儿园的协力配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幼儿园的生态课程还应该基于每个儿童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启蒙孩子珍爱自己的生命,教会孩子逐渐明理和自律。
教育孩子在生活中守规则、有秩序。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清洁身体,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是否洁净小手;感冒时是否主动佩戴口罩;流感季节是否知道要远离拥挤的人群和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拒食野味,不吃不该吃的东西。要让孩子懂得清洁是文明的基本态度只有干净的身体,才有健康的人生!
四、幼儿园的生态教育要促进灌输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的融合
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主要是实行灌输式教育,通过专门的课程教学来传授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知识和理论。作为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实践教育,在幼儿园的活动开展中,体验式教育则是通过受教育者感受所处的环境,产生相关联的情感反应,在认识上、情感上、思想上逐步形成深刻的体验,从而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的一种有效教育方式。体验式教育可以很好地把生态文明理论转化为幼儿的社会行为,有利于在实践中增长幼儿的生态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态情感、提高他们的生态责任感。让幼儿通过参与区角活动、社会实践,进一步体验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进一步认识到改变生态现状的紧迫性,从而培养生态情感,增强生态意识,自觉养成符合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及其实践路径探析[J]. 李改.??教育探索.?2013(06)
[2]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吴曼.西华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