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余昌霞
[导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来说,要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余昌霞
        金安区张店镇第一小学   安徽省六安市237191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来说,要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突破和创新,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上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满足新课程改革教育当中渗透的不同教育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项要求,不断地发挥学生自身价值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当中蕴藏的独特乐趣,创造积极的,多元化的教学氛围。接下来,本文将以此为主题,站在教学实践的立场上,对此展开进一步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同仁提供帮助,并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正在快速推进与落实。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身为小学语文任课教师,不仅仅需要洞察到新时代教育变革的方向。更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能够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当中更加充分的参与到其中。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当前教育环境下核心素养的理念产生更加明确的认识,才能够进一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以问题为导向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当中,教师所采用的往往是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在此期间,往往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长此以往,教师就会成为课堂的绝对主导。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缺少学习的自主权。非常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并且逐渐形成惰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使用课堂提问,让学生以问题作为导向,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当中大胆的质疑。这样以来,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不断思考,不断理解的过程。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执教《那个星期天》相关内容时。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教师能够发现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叙事方式。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为学生提出问题:“人物的心理活动能够与环境和故事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从这个角度出发,大家能不能根据作者所描写的内容分析母亲和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呢?”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教师经过对教材的研究而得出。

另一方面,这个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仔细的阅读文章,并且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目的性,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进而总结出作者关于心理变化的词汇语句学习这种描写方法。
二、组织开展小组合作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更需要提升学生的互动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合作的形式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竞争,并且促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当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具体来说,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会积极听取他人的发言,并从他人的发言当中发现错误从而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在学生合作时,教师需要积极地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走到学生当中,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上的指导,并起到积极的监督作用,确保小组合作活动有序展开。
例如,教师在执教《草船借箭》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分段落,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熟悉课文。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程度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此期间,学生便能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当中,通过表演的形式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表演欲望也能够被充分的满足。没有参与表演的其他学生,也能够通过观看表演,进一步掌握课文中每一个角色的基本特点。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小肚鸡肠的周瑜,奸诈多疑的曹操。这样一来,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认知便能够提升一个层次。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
一直以来,写作都是小学语文当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需要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字词句,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情感表达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体现生活的真实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错误的认为写作与现实生活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写作内容会出现假大空的情况,并且文章中的情感不够充沛,写出的内容千篇一律。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的将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引进到课堂上,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提升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执教《匆匆》的相关内容时,通过阅读发现,这篇课文中以生活的许多动作作为写作的实力,以此体现生活中的琐事,抒发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叹息。在写作手法上,作者运用了排比,抒情,比喻等方法,用朴素的语言将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深刻地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想。所以在对这篇课文进行深入的教学时,教师同样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动作,让学生以这些动作为关键点,提炼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从而将这些情感和写作素材应用到自己的创作过程当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只有如此,才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荣.核心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改革应然的实践取向[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3).54-58.doi:10.3969/j.issn.1005-1058.2016.03.015.?        [2]王小萍.聚焦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