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审美教学的措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周蕾
[导读] 语文是一门对学生和国家而言都十分重要的学科

        周蕾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二中学
        摘要:语文是一门对学生和国家而言都十分重要的学科,在学科教育体系中,语文也是一门重中之重的部分。因为语文这门学科包含了我国的语言文化与传统文化等等,底蕴丰富且内涵深远,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语文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能够深入掌握语言文化,增强整体的学习能力。而对于国家而言,语文学科的教学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我国的语文文化一代代传播。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审美教学;措施探究

        
        在初中这个关键的教学阶段,学生们往往有着较为扎实的学习基础,尤其是经历了小学的学习生活,初中的学生们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也有了更为直观的态度。而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古诗词的教学,因为古诗词是我国延续至今的一种古代文学体裁,是能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来了解古代文化背景与故事的重要形式。古诗词不仅韵律精妙,且用词典故都十分考究,寥寥几句便能勾勒出不同寻常的景画,所以,教师也要通过古诗词的教学,来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初中的学生们能够认识古诗词,理解古诗词,并欣赏古诗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欣赏古诗词作品,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由此,本文将通过对初中古诗词审美教学中的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审美教学的必要性
1.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初中语文是一门拥有丰富文化知识的学科,也是学生们进行语言学习以及文化学习的必要学科,语文是关于我国母语的一门语言课程,但也不仅如此,语文还包含着人文科学等内容,是能够提高学生们文化素养的综合性学科。并且在当今对于教材的编纂中,新加入了更多的古诗词以及文言文部分,目的便是在于让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更多的去接触我国的传统语言文化,去培养学生们的传统审美能力。而古诗词其实是我国语言文化体系当中占据大比例的一个环节,古诗词讲究平仄韵律,有着独特的语言美感,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也能够形成一种对于语言学习的品味,从而提高文化素养。
2.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初中的学生们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更是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环节当中。而初中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能够使学生们接触更为丰富的古诗词作品,在教师开展的古诗词审美教学中去体会每一首古诗词作品其特有的美感,去欣赏不同风格的古诗词所塑造出来的意境,这种文字美感能够给予学生以力量,或积极向上,或宁静致远,或雄心壮志,都是能够提升学生品格修养,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3.奠定语文学习基础
        要知道,我国从古至今都是文化大国,至今孕育的语言文明在国际上也是璀璨夺目,是文化世界中的一颗最耀眼的明星。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某一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去让学生们接触更为广阔的语言世界。而古诗词作为体现我国历史文明的一种体裁形式,教师在教学之中也能够让学生们去感受不一样的文化特点,在对比学习之中体会中华文明之博大深厚。并且学习古诗词,必定从作者生平、典故轶事、创作背景多方面入手,而在教学之中教师也能够帮助学生们去奠定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为学生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源泉。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审美教学措施研究
1.诵读经典古诗词,体会其中韵味美
        古诗词学习的第一步应当是诵读,不管教学模式如何变革,品味古诗词的关键环节必然是诵读,这一点不会改变。古诗词与其他文体的不同之处,首先就在于它富有韵律美,讲究平仄交错,诵读起来抑扬顿挫。所以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要从经典古诗词的经典诵读环节开始,带领学生们去进行古诗词的阅读与朗诵,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诵读来一次次的感受古诗词作品在节奏韵律上的特点,以及文字所渗透出来的美感,用喉间声带的震动来磨炼阅读韵律。比如在《黄鹤楼》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感受这首诗词所表达的吊古怀乡之情,就要通过诵读来体会其中情意。
2.创设古诗词情境,感受古典美意境
古诗词中那些看似描写景物的诗句其实都寄托着诗人的情感。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使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得以表达,是古代诗人惯用的写作手法。景物为诗人所见,同时也是其情感寄托之处,学生通过想象便能入情入境,深刻领略作品的意境美。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们去创设出古诗词的教学情境,构建浓郁的古诗词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们能够感受古诗词教学所筑造的古色古香的,有着古典美意境的课堂学习体验。比如在《春望》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去讲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杜甫的经历,使学生们能够以一种设身处地的方式去感受这首古诗词的思想主旨,并感受作者精心描绘的意境。
3.深入挖掘美学元素,深刻感知古诗词
古诗词更多地寄托了诗人的所思所想,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来挖掘诗词作品中隐藏的内涵。而应对诗词中的内涵美、人性美进行深度探索,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极大帮助。所以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们去深入的挖掘美学元素,剖析美学符号,带领学生们去深刻的感知古诗词之中所隐含的思想以及作者在当时当刻,所要传达描绘的情景以及思想感情,从个人主观的感性认知上进行理解。比如在《关雎》的教学中,针对这首诗经之中的经典作品,教师要通过字词的注释翻译,来引导学生们去深入的感受这种平仄韵律所塑造的文字美感,并进一步感受“窈窕顺女,君子好逑”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的方法有很多,也需要通过实践探究来进行一步步的教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1]李应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00(008):29.
[2][1]董致峰.得其"法",知其"美",而生"审美"——探究古诗词中审美教学的方法[J]. 当代家庭教育,2018,000(009):P.75-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