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朱丹
[导读]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传统教学中融入了更多新颖的教学模式

        朱丹
        义乌市新丝路学校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传统教学中融入了更多新颖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逐渐走入中小学课堂,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枯燥单一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语文知识的良好掌握对学生的校园学习和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优势;融合模式
        小学教师需要高度重视校园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通过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学体系有效发展。然而,培养广大学生学习兴趣仍然是一个长久的教学工作过程,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教学设计能力,调动广大学生学习情绪,创新教学工作方式。
1.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常常把增加词汇量和补充文字教学作为现在上课的重点,而恰恰忽略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考能力。因此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效果的一大有效的渠道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授课来进行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1.1创新教学方式
        在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更为注重教材的讲解,导致学生对知识内容难以深度理解,只明白教材中的浅显道理。这样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样也无法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学校应该通过信息技术带来的多种应用手段,敢于实践和尝试,比如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学、线上线下结合教学、信息技术模拟教学等方式,不断加强我们学生对中国语言的理解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富有创造性的自主学习,帮助孩子们的打好、打牢语文科目的知识点的基础,从根本上加强语文教学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1.2调动学生学习情绪
        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点就是能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并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水平。教师应该着重加强调动学生们热情的手段,促使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学生浪费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在对知识进行教学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带来的新颖的画面和情境对学生开展教学,情境化内容更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喜好对知识内容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素材的构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身历其境的环境氛围里思考。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会细致对人物的性格与情感进行分析,形成愉快的趣味课堂教学。
2.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融合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教师在进行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融入信息技术,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时刻都要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找到最为合适的现代化教学方式。
2.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与学的关系逐渐发生改变,学生的学习体验越发受到重视。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设计课堂导入画面,强化学生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中保持全神贯注。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触摸春天》时,教师在课堂设计时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利用PPT的画面创设春天的情境,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欢快清脆的鸟叫声,把“春天”带入到教室中。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提升教学课堂质量。首先,教师要通过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互动,引导学生们自主完成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课堂学习完成后,教师也要活跃课堂氛围,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对春天有着不同的理解,同样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讲一讲自己心中的春天的样子,利用多媒体画面给同学展示不同地域的春天景色,可以增进师生关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成积极的教学效果。
2.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互动
        信息技术融合了多种应用模式和教学手段。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为学生提供便利的互动讨论课堂。例如在对《桂林山水》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便可通过教学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随时用移动终端进行标注或者提问,教师也可以随时进行教学提问引导并且接受到学生的反馈。避免学生因为害羞或者胆怯不敢向老师提出疑问或者交流沟通.如:“通过文章的阅读能够联想到什么情景”,“文章中作者是怎么样通过文字描述象鼻山、七星岩的”或者“你见过像文中的山水一样的美丽景色吗”等,学生在学习中便能够根据自身的思考对问题进行逐步的解析,促使学生通过不断的互动沟通和答疑解惑提升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
结束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开拓,不断创新,以学生读写能力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同时为学生创造新颖的学习体验,加强教学互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倩.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分析[J].课外语文(下),2021,(1):104-105.
[2]曹力超.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及实践应用[J].学周刊,2021,(6):159-160.
[3]黄海平,倪林.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J].读与写,2021,18(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