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幼互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侯丽娟
[导读] 师幼互动是发掘、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侯丽娟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水泉幼儿园  045100   

        摘要:  师幼互动是发掘、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师幼互动;幼儿创造力;幼儿教师创造力
        
        创造力,指创造、创建、生产、劳动的能力。[]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兴趣、动机、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和心理素质等。师幼互动关系指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幼儿社会性交往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师幼关系,作为幼儿的重要关系之一,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和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生活和劳动的各个环节。因此,研析师幼互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师幼互动中幼儿创造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容易受到教师的忽视和否定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只重视教材和教学方法,片面强调创造技能的传授,却忽视了幼儿的教育主体地位,缺乏对他们兴趣、爱好、自信心等品质的关注。[]大多数幼儿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将教学程序化、标准化,不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灵活的选择教育内容。教师控制着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如果有不同的想法和声音就会遭到老师的否认和训斥,并通过外部的控制和强化来改变儿童的行为。教师常常否定幼儿“奇形怪状”的想法,认为那是幼儿幼稚、不懂事的一种表现,从而否定幼儿的创造思维。
(二)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易受活动问题封闭性的影响
        教师活动问题的设计,在幼儿活动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在实际的互动过程中,教师由于提问的不科学,造成活动中幼儿对问题的回答仅停留在不动脑子的“附和”中,尤其是当教师大量使用只要求回答是否的“是非问”。这种是、不是和对、不对的问题看似是对幼儿的一种提问,引发其思考的方式,但实质上教师已经将问题的答案预先陈述出来了,所以这类问题对幼儿的思维训练、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师幼双边活动的作用都仅仅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三)幼儿选择创造活动时易受教师过多干预
    受兴趣、动机、个性、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幼儿创造力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差异。[]比如,有的幼儿喜欢通过拼搭各种形状的积木来实现,有的幼儿喜欢通过绘画作品实现,他们的选择各异,但归根结底都是个体创造力发展的一种表现。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往往不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内容,而是要求幼儿按教师的“分配”参加指定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影响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激情。
二、师幼互动中幼儿创造力发展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环境因素
    资源有限,幼儿教师师资培养不足。幼儿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是职前的幼儿师范教育与职后继续教育。[]职前培训中,幼儿教师接受的教学片面重视理论教学等都会在以后任职中有所影响。在职后培训中,培训条件有限等,使得幼儿教师没有更多机会接受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继续教育。所以,教师在培育幼儿能力方面不能与时俱进,缺乏理论支撑,导致认识不足等问题。
        (二)教师主观因素
    幼儿教师创造力意识薄弱。很多幼儿教师还认识不到创造力的培养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认识存在简单化、表面化、片面化和静态化的问题。幼儿教师缺乏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意识,缺乏对幼儿创造行为的指导和创造思维的认可,缺乏主动参与幼儿创造的活动的意识。

这都不利于激发幼儿创造兴趣,不利于催发幼儿创造性思维,不利于激发幼儿创作的内在动力。
        (三)幼儿自身因素
   3-6岁幼儿正处于思维与认知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并通过各种活动表现出来。[]但是幼儿的身心发展在整体一致性的条件下又具有个体的差异性。所以,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也具有差异性。在师幼互动中,如果幼儿教师不能准确的把握幼儿的发展特点,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差别对待”,因人施教,幼儿的创在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三、提高师幼互动质量,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一)在师幼互动中激发幼儿创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幼儿的主体性包括独立性、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教学,在活动设计中应给与适当的挑战性,帮助儿童建构认知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在活动内容设计方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和创造热情,使幼儿常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引发其创造行为的产生。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思维发展水平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允许幼儿自由的选择创造活动。在师幼互动中要充分重视儿童创新、创造、求异的心理,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给与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继续创造的激情和动力。
        (二)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为幼儿创造力培养提供开放性问题
    提问是促进师幼互动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教育教学活动问题的封闭性会影响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问题设计方面,要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为幼儿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尽量少问是、不是之类的问题。要设计一些多种思维指向、途径、结果的问题,强化幼儿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幼儿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教师要着眼于活动的主题,巧妙的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幼儿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欢乐、满足。
        (三)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注重幼儿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创造性活动不能只片面重视活动的最终结果,并且用成人的眼光对幼儿创造性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幼儿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幼儿创造性活动的过程。比如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要秉承幼儿参与性的原则,让幼儿尽可能的自己选择、创建班级环境。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为幼儿提供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又要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设想,发挥幼儿的创造才能。[]所以,在班级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启发幼儿,让幼儿亲自动手,帮助幼儿将头脑中创造出的形象具体化。
        创造力的发展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关于如何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研究也应该备受关注。幼儿期是幼儿各种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所以,要抓住这个黄金阶段,对幼儿创造力进行培养。这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幼儿教师一方面要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激发幼儿创造激情。另一方面要在互动的关系中树立能力培养的发展观,鼓励幼儿自主发展。在师幼互动关系中,教师应该以平等、宽容、鼓励、信任、慈爱的态度对待幼儿。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尤其是在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方面,教师应该由简单的管理者、知识传授者向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努力成为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参考文献:
[1]钱泳蓁.3-6岁儿童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2]程黎、程霞、张睿. 国外关于幼儿创造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启示[J].幼儿教育,2012(12).
[3]朱婷婷.论幼儿园的师幼关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
[4]任智慧.良好的师幼互动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J]. 教育革新, 2010(01).
[5]张敏仪.幼师个性魅力在培养幼儿自主创新能力中的应用 [J].中国校外教育,2013(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