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汪敏才
[导读] 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和意义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

        汪敏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一中学  835000

        摘要: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和意义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整本书阅读更是成为了学习任务群的首要任务,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的重视起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们在不断的阅读和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动力,增强阅读教学的综合效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高中语文,教育模式,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包括了对语言和文学的教育,需要不断培育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我,增强学习动力,提高高中生们的阅读积极性。整本书阅读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难度,其中,对于书籍本身的阅读和理解,大多要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和理解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对整本书阅读模式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不断的采取教育措施,提高学生们的阅读主动性。
一、腹有诗书,做好阅读准备
引导学生们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师本人首先应当做好阅读课程开展的准备。整本书阅读并不是只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教师更要在课程开展之前详细了解到书本中本身的内容和涵义。教师应当对书本进行详细的研读,并且重视书本中的意义和内涵。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当明确书籍本身整体的内容,了解书本中的各处细节有什么样的描写,并且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们什么样的学习引导。了解书本的真实性以及创作背景,以便在教育中给学生们更多的普及和扩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论语》的时候,教师在教育教学之前,首先需要对《论语》进行反复的通读,对其中的内容有着十分详细的了解。《论语》之所以有着十分重要的成就,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因为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文学成就是无可比拟的,面对不同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都能够通过对《论语》的研究有所学习和明悟。教师应当明确知道《论语》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孔子本身的日常生活以及历史记载中孔子的经历和他的言论有着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对全书详细的学习和理解,在之后引导学生们进行《论语》的阅读时,面对不同的内容,教师自然而然可以结合孔子的性格特征,生平际遇等,向学生们进行作答,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甚至可以引经据典,将论语中一些有联系有内容的句子结合起来说,不仅能够使得课堂学习更加的有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交流。


二、设置悬念,调动阅读兴趣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激发自身的阅读兴趣,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更加的积极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所教授的书本进行一定的设计,设置一些教育悬念,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主的探索和领悟。在当前教育中,教师可以针对要学习的内容,设计一下小问题,制造悬念由此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在自主阅读和整本书阅读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能够让学生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整本书的阅读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相应的情节悬念,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本身这节课程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就有着非常强烈的故事性和跌宕起伏的感觉,针对文章中的一些内容,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扩展,设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们试着在阅读中找到答案。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课下收集以及日常生活中对《水浒传》的了解,说一说对林冲这个任务的看法,同时,说一说林冲的经历和遭遇。这一节课又能够与《智取生辰纲》这段故事联系起来,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对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书中本身所要表达出的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的氛围产生巨大的了解。由此一来,学生们在课上所学习的内容很有可能带动学生们课下的学习积极性,对《水浒传》一书产生更加积极的阅读想法和阅读兴趣。
三、多元评价,强化阅读效果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育,教师应当注重自身对于学生的教育态度和方式,高中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尊重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给学生们更多的关怀和引导。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了解整本书阅读的作用和意义,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意识,激发学生们自学的能力,强化阅读效果,鼓励学生们在整本书阅读中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引导学生们阅读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时候,教师应当从学生们的角度思考,了解学生们难以读懂或是很难快速接受这本书的原因。很多学生是因为书中本身的人物世界观和价值观与我们当前的生活和社会相去甚远,因此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很难对这本厚重且看起来十分枯燥的书籍产生过多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评价学生们的阅读领悟,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们在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逐渐的领悟到阅读的好处。强化阅读效果,教师应当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们感受到阅读的好处。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让学生们在不断的阅读中增长见识,增强智慧的有效途径。在高中阶段,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们不断的在学习中增强核心素养,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继而发挥出书籍最大的价值和能力,为学生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颜建安.高中生整本书阅读效率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28-229.
[2]王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04):34-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