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方哲
[导读] 文言文是在我国流传了数千年的经典文化

        方哲
        贵州省仁怀市龙井中学
        摘要:文言文是在我国流传了数千年的经典文化,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所以,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里,老师理应对文言文的教学引起重视。但在现实中的情况却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困境,使文言文的教学成果无法得到较高的提升。本文针对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所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困境;对策
前言:在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教材里,文言文占据的比例其实并不少。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在初中语文中,古诗词和文言文的篇幅一共达到了70篇上下。所以,如果想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成绩,语文能力等各方面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提高,我们的语文老师就要多多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努力创新,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备课,设计教学活动等,首先要让学生建立起对于文言文的爱好,其次帮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以此来对文言文进行教学,提高学习质量,让学生真正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一、目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困境
1、缺少学习文言文的动力
        在我国,汉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这导致很多人对于文言文的了解极少,同时,文言文相对汉语来说比较难懂,读上去也没有汉语那么顺畅,所以很难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来。假如老师没有做好从汉语向文言文过渡的工作的话,还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导致学生文言文更加困难。另外,虽然一直在提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但现实中,大部分课堂教学的主体还是老师,使学生根本没有适合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这更加减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动力。最后,缺少语文的环境,周边没有人说文言文,如果谁平时说话的时候,冒出来几句文言文的话,可能会被当作异类看待。这也非常不利于文言文的推广普及和传承。
2、文言文教学时缺乏灵活性
        文言文相对难以理解一些,所以大部分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使用的方法就是翻译词句的意思,这种方法应用在教学上是非常枯燥的,学生无法从中感受到任何的乐趣。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教学时缺少创造性和灵活性。老师对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应用外,可以从整体上理解并感悟文章。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借用导入历史背景的方法,这样可以很容易的把学生代入到课文中去,让学生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感知文章里的感情和哲理。
3、大量参考书的应用限制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参考书非常多,内容良莠不齐,特别是其中充斥了大量的盗版书籍。另外,在各种参考书里,差不多都会对文言文进行全篇的解读,给出的练习题也都有正确答案附在后面,这种参考书的泛滥,使学生没有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大大限制了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对文言文的教学毫无益处。学生只知道了词句表面的意思,没人再愿意去深究内在的含义。


4、学生缺少活用知识的能力
        对于知识的学习,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存在的,以文言文为例,一般都会有大量的语法以及实虚词的应用,其中的实虚词又多是有多种含义的,如果学生无法掌握其中的规律并将其灵活运用的话,就很难可以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再比如宾语前置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学过,但在翻译时是不是可以灵活使用就不好说了,大部分学生只会按字翻译,这样既违背了文言文里的语法,又会使最终的解读出现偏差。
二、解决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困境的对策
1、强化师资队伍
        老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体现存在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所以,要走出目前文言文教学中所存在的困境,就必须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第一,在选拔老师的时候,学历和专业很重要,但好学生不代表一定是好老师,所以,对于新老师,要建立长期的考核制度,保证老师在每次的考核中都能达到标准要求;第二,对学校现有的老师加强培训,培训的内容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由此来渐渐提高老师的整体素质。最后,老师自己也要加强学习,平时要多多阅读文言文,提高自己这方面的水平,创建一个高水平的文言文教学队伍。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想要让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有所提高,就一定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彻底摆脱原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里的主体。第一,原来在课堂教学里,大部分都是老师在唱独角戏,这种方式是非常不利于教学的,老师要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并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不断切换教学手段,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是有趣的,是生动的,新鲜的。另外,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分组展开合作,这样,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以激发起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比如在对《桃花源记》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资料,并且在小组里展开讨论,然后老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给出相应的回应和最后的归纳和总结,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能够自己开动脑筋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又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另外,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会比原始的灌输型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记忆深刻,且不容易忘记,有效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3、强化朗读练习
        想要体会文言文里的美感,就去对他进行朗读,这对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的语感非常重要。老师要先意识到文言文的重要性,并为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老师在语气上和情感上的变化,然后由学生进行模仿。同时,老师也可以借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而且可以很大程度激发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老师要教给学生理解文言文、背诵文言文的方法以及文言文里的规律,这对加深学生的记忆有利。
        比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时,老师只需要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背后的原因,紧紧抓住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极度不满这个中心点,那么学生无论是在理解时还是背诵时都会简单得多。
结语: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师一定要重视起来,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快速解决,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都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戴锋.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
[2]刘春峰.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