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秀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红城镇中心小学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语文是通过课内外阅读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语文教材的内容有限,所以学校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把小学语文教学把课内外阅读衔接起来。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衔接;小学语文
引言:
大家都知道,小学语文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汉语是我们本民族的语言,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是小学生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将来工作和学习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语文阅读在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因此做好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内外的阅读衔接的途径进行了一些探索。
1利用相似题材进行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也是引领学生进行课内外衔接阅读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对课本的关注,还要对课外延展阅读给予高度的重视,给学生寻找一些高质量的书籍,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知识,对学生的阅读方向也是一个有效的把控。我们都知道文章的题材分类有很多种,比如小说、诗词、寓言故事、科普文章等,教师在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时,要根据文章的题材来进行相似性题材来进行阅读衔接,在课本教材的学习中插入一些课外的阅读文章,科学合理地把阅读内容延展到课外的阅读当中,对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学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白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在课堂上学生们学好这则寓言故事的同时,让学生课后阅读《伊索寓言》当中的故事,同时也让他们把所阅读的寓言故事到课堂上分享,这样让学生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也扩展了学生阅读的范围,让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也有效地把课内外阅读衔接起来。
2通过解读作者开展课内外阅读衔接
文章是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一种方式,阅读文章是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最好的方式,为了准确解读文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查找资料,要详尽的了解作者的简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挖掘出文章的深刻含义,和文章作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解读作者展开课内外阅读的衔接,让学生对作者的不同文章进行阅读,找寻文章中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从而更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的时候,教师首先详细的了解了关于李白的资料,告诉同学们李白有诗仙之称,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诗词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精讲这首诗词的基础上,推荐同学们课后阅读李白的诗词。由于李白的知名度很高,学生对李白的诗词基本上都能说出来一些,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课后拓展阅读,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了作者以及作者的诗词的风格,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这样更丰富的学生的诗词储备量,也激发了对学习唐诗的兴趣,为今后更好地学习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课外内容的阅读,以更好地实现课内外阅读衔接。
3通过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来衔接课内外的阅读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来进行课内外阅读,优化语文教学的课程设计,从而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小学生因为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模式,思维还没有定性,跳跃性强是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思考比较活跃,想象力极其丰富,有时候会因为喜欢一篇文章爱屋及乌的喜欢上作者这个人,然后去寻找作者的其他作品去阅读;有时候他们会因为喜欢这个文章的题材,从而对这一类题材的文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孜孜不倦地阅读相似的文章。所以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时,要注重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避免让学生阅读方式单一,而导致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这样既可以督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增长知识面,也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效地促进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这篇文章的时候,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的原因,很难理解古代人科技比较落后,无法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对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做一个解读,让小学生的情感上和文章有一个互动,这样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又比如对《难忘的泼水节》的学习中,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要首先让学生阅读一下我们少数民族的习惯,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那么其他的少数民族的节日是怎么样的形式呢?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仅让学生增长了见识,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寻找文章阅读,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内外衔接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能力,不仅要掌握教材内的内容,还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展阅读,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小学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崔学艳.探寻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2020,(26):37.
[2]陈亚忠.探寻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途径[J].课外语文(下),2020,(8):14-15.
[3]杜丽兼.内引外联相得益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初探[J].课外语文(上),2018,(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