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程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北城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积极地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也只有积极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性、形象性和趣味性,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总体质量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思路,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和优势所在,并积极地强化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进而较好的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和应用规律,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将就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
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及周边产品开展教学的一种具体教学模式。初中语文教师要全面地把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并积极地联合其他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同行,不断地探索课堂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对策和方法,进而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不断地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为每个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化培养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一、信息技术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合理科学与有效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对语文课堂总体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结如下:
其一,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被动是挂舒适的课堂教学,使得知识的讲解枯燥乏味,无法有效地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活力,而通过积极地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优化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让知识的讲解更加的生动形象和具体,进而让课堂教学有滋有味,自然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二,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以往那种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课堂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更加的灵活与有效,自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大幅度减少课堂的无效消耗,进而实现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其三,促进学生较好发展。通过积极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在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和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沟通交往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自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化培养。初中语文要对信息技术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价值有一个清晰化和具体化的把握,以为后续的信息化教学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初中语文课堂引入信息技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总结如下:
其一,以学生为根本。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应用理念,将是否应用信息技术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程度高低和是否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也只有全面的以学生是否得到提升为信息技术应用的出发点,才能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促进教学效益的提高。
其二,树立正确的应用理念。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应用理念,例如,不能为了应用而应用,而要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
其三,积极开展信息化学习。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技术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学习相应的信息技术,如PPT课件的制作方法、视频的剪辑方法、微课的制作手段等等,不断地夯实自己的信息能力,并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去总结信息化教学的规律和策略,进而为后续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师中的应用实践
(一)在备课环节的应用
语文课堂教学的备课环节是语文教师了解教材、了解学情和设计教学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充分了解备课环节的重要价值所在,并积极地在备课实施的各个环节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以让课堂的准备工作更加的细致化和精准化,为后续的高质量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例如,在学习《春》小节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QQ群、微信群组等形式,和班级学生进行坦诚的交流和沟通,并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在线摸底考试等形式,对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个人语文基础知识储备量进行把握,进而较好的分析学情。其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和观看对应的电子教学设计、网络教案和网络公开课的形式,对该节课的教学知识内容组成、教学重难点、教学模块组成进行有效的把握,从而强化教材了解。最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远程和名师进行交流或者远程听课的方式,对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进行精准化定位,继而让备课更加的具体化和细致化,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
(二)在教学环节的应用
课堂的知识讲解和教授环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只有充分把握课堂教学的几十分钟,才能让学生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学习对应的语文基础知识内容,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进一步重视起课堂的教学环节,并积极地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更加的具体化、生动化和趣味化,进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主动的学习对应的语文知识内容,实现教学效益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模块内容时,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引入信息技术。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音频对《济南的冬天》文章进行音频播放,让学生在听读中初步感知这些文章的基本内容。其次,语文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该节课的具体知识点组成进行细致化和有条理的展示,并借助PPT课件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形象化的讲解,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不同城市的冬天,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也可以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学生进行灵活性和随机性的课堂提问,自然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最后,语文教师可以设计在线练习题目,引导学生在线进行练习巩固,进而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自然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益的提升。
(三)在复习环节的应用
复习环节也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高质量的复习实施,可以避免学生知识回生现象的产生,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理解复习环节的作用所在,并积极地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使课堂的复习变得更加灵活和有效,进而不断地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观沧海》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入信息技术进行辅助。一方面,教师可以认真将该篇文章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细致化梳理,并按照一定的编排顺序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各种信息化学习资源,如微课视频、PPT讲解课件、在线复习资源等,并在复习过程中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按照结合这些资源开展灵活性的复习,有效补足短板。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地构建线上复习空间,如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并将各种资源放置到该平台上,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灵活性的复习,进而实现复习效益的提高。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积极地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所要探索的热门话题,也只有积极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才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全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地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应用思想和理念,并积极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总体质量和效益的不断跃升。
参考文献:
[1]周源.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优化整合策略[J].家长,2019(36):80+82.
[2]刘晶晶.运用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活力[J].新课程(下),2019(12):76.
[3]林美英.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9(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