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期   作者:杨萍萍
[导读] 文字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口语交际与写作的前提和保证

        杨萍萍
        山东招远市龙馨学校  265400

        摘要:文字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口语交际与写作的前提和保证,是语文教学教学工作基础中的基础,因此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实践活动,文字都占据着重要位置,且师生为之投入了时间,付出了心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肯定,与此同时因为种种因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亟需改善。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低年级课程为例,尝试探究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低年级课程
        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后,识字教学都是语文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毕竟会认、会写是学生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这一点教师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关于如何教学或高效教学,教师们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着诸多的想法。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任课教师,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具体如下所示,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一、兴趣为先,让学生愿意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收获成功的不竭动力,在生活与学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并成为了笔者教学工作重点关注对象,即如何培养并维持学生识字的浓郁兴趣。
        如,在学习《找春天》这一篇文章时,识读并会写“冲、寻、姑、吐、荡、杏、娘、柳、桃”等生字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践行上述目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不在状态,一是因为生字识读量大,学生产生了畏惧心理;二是因为学生自控能力差,频繁走神;当然,笔者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改变现状,优化教学环境,笔者决定用讲故事的手段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打心底愿意认识这些生字。具体做法就是讲一个与春天相关的故事,故事内容要体现冲、寻、姑、吐、荡、杏、娘、柳、桃等生字,却又不直说,因此需要学生自己猜测,继而引导学生自己去识读生字,补充故事内容,满足“听”的欲望。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关注学生,重视学生兴趣的养成与维持,并借助讲故事这一技巧,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主动去认读生字,行为与做法值得肯定。
        二、手段多样,让学生快速识字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能听从教师的指挥,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进度,是识字教学中的优势,但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差,稍不留意就会出现发呆、闲谈、在教室走动等问题,影响了识字的效率,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的目光,长时间集中大家的注意力成为了识字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笔者认为使用形式多样、趣味十足的教学手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在学习《金木水火土》一课的生字时,认读“一二三四五上下”是本课的识字目标。据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会读它们,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跟随笔者朗读、识记的过程中总是走神。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集中大家的注意力,笔者暂停了教学活动并将全班学生分为了两个小组,组与组之间是对抗关系,看一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读本课的生字,掌握新的知识,借助学生个人好胜心与集体荣誉感来提升识字的效率,效果显著。学到《咏柳》这首古诗时,为了提升识字效率,笔者主动引进了绘画因素,让学生根据汉字的含义画出相应的图画,发挥了学生的优势,还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值得肯定。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意识到手段与方法能提升识字效率,于是借助小组竞赛与绘画游戏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值得一试。
        三、重视复习,让学生记得更牢
        学生自身能力有限,对新事物、新知识并不能完全接受,且一段时间后,学生会出现遗忘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学生要进行复习。当然,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地位显著,作用诸多:可以查漏补缺,发现自身不足;可以强化记忆,加强认知;可以推陈出新,开拓思维等等,简言之,借助复习这一手段,可以让学生对文字记得更牢,学得更扎实。
        如,学到《秋天》这一课时,学会读写“了、子、人、大”这四个生字是本课的教学任务之一。为了高效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笔者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令笔者十分高兴,但没有满足于此,因为笔者知道学生学新知识快,但遗忘速度也快,为此笔者布置了复习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认读并默写生字,巩固新学的汉字。实践证明,笔者的做法是正确的,一周后笔者检查了学生的识字情况,发现大多数学生还能记得“了、子、人、大”这四个生字,令笔者十分欣慰。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明确了复习的重要性并发挥了复习应有的作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值得肯定。
        四、关注生活,让学生用得更好
        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总目标,识字教学也是如此,因为汉字来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与生活关系紧密,如果学生能将所学的新知识用于生活,发挥知识应有的价值,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可以用来指导现实生活,如学生学习了“甘”这个字后就可以认读“甘草片”“甘蔗”“甘甜爽口”这几个词汇,方便生活,积累知识。学到“雷”“电”这两个汉字后,学生就可以书写一幅“小心雷电”的警示语,确保他人的生命安全。学习了“口”“手”“足”等汉字后,学生可以在阅读故事时无用麻烦家长,自己就能识读,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优化了自己的生活,值得肯定。而想要达到上述目标,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育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让学生有能力学,更有意识用。
        综上,教与学都是一个过程,识字教学也不例外,且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自己的年龄特征,加剧了识字教学的困难度,迫使教师们另辟蹊径,去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基于此,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上述几条建议,以期能为识字教学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媛.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7(16).
        [2]韩松.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