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谢达
[导读] 小学科学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是较为重要的课程,其本身能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谢达
        浙江省浦江县郑家坞镇中心小学,322204
        摘要:小学科学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是较为重要的课程,其本身能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对其思维的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用合适的引导方式,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要对课堂进行提前设计,并能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对学生展开有序引导,使其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让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不断延伸探究空间,从而为小学生提升探究水平提供支持。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探究能力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了具体要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能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重视对科学素养的培养。要让小学生在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时,技能掌握学科知识点,又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探究能力。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探究。
        一、精心设计科学课堂
        要让小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师首先要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从而让血色花那个通过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技能的应用形成一定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其中主要包括批判性质疑、理性思考等[1]。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中《校园里的植物》一课时,为让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大,教师可以在具体的课件中加入各样植物的图片,并让小学生对其加以辨认,如仙人掌、浮萍、爬山虎等,可以将其从高到矮进行排列展示,并用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其加以回答,如“这些植物的都生长在什么地方?其外在形态都有哪些特点?”让小学生对此给予一定的回答。教师结合这些问题加以总结,如矮的可能是灌木,高的可能是乔木,也有一些是草木植物。并结合校园中的标志性植物展开引导,从介绍一棵树开始,由下到上进行介绍:树根、树干、树枝、树叶。在介绍的过程中直接融入本课的知识点,如针对树叶进行介绍时,将植物合成营养物质的相应器官加以介绍,如叶子内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氧气就是由植物的叶子产生的。与此同时,植物蒸腾的作用也是通过叶的气孔实现的。让学生对身边的植物产生探究兴趣,使其养成热爱观察和探究的好习惯。
        二、让理论充分联系实际
        理论都是源于实际,在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一般都来源于生活,对其加以提炼并总结,使其成为具有探究价值的理论知识[2]。因此,小学科学中的内容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在具体的教学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可以强化小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知识的认知,还能有效培养其用联系的角度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重与生活常识相联系的比例,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感受到科学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其能带着更多的兴趣展开学习。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中《起点和重点》一课时,可以在课堂之初播放学跳远比赛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从而让学生了解起点和重点的概念。为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可以让学生折出会跳的纸青蛙,并用相关的问题加以引导,如“为公平比赛,需要怎么做?”“如何标记起点和终点?一般以哪里为准?”“一次比赛的结果可靠吗?需要再比几次吗?”并且让学生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做好记录,等比赛结束后,整理相关材料,每个参与游戏的同学都能获得愉悦的心情,并对本课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合理延伸探究空间
        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中,要对教学的结果加以充分重视,有利于保障小学生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3]。因此,科学教师要对科学课堂进行合理延伸,帮助小学生拓展探究的空间,并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小学生展开探究,让其能有速足够的思考空间,能在具体的思考中对相关问题展开有效分析,从而全面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麻烦,教师要更多的给予鼓励,使学生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提出疑问,并且教师能对其进行及时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并通过自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中《植物是“活”的吗》一课时,在课堂之初可以直接让学生对“植物是“活”的吗?”这一问题展开思考,并展示植物生长变化的图像资料等,帮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阶段的植物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延伸,通过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对其展开探究,如“将植物从土里连根拔出,它还是活的吗?”让学生对此展开探究,用相应理论证明自己的结论,从而提高其探究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对于提高其综合能力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度,并能在具体的科学教学中设计更多的引导方案,用一定的问题展开引导,从而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科学学科的过程中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促进其提升该学科和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钱东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科学教学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29.
?
[2]张超.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创新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4-15.
?
[3]邱明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与实践研究[J].才智,2019,25: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