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吸引教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徐云峰
[导读] 初中是小学与高中的过度阶段,在初中时添加了科学这一学科,
        徐云峰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是小学与高中的过度阶段,在初中时添加了科学这一学科,这一学科对于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如此这一学科的知识也较为复杂,具有系统性。科学本就是较为严谨的学科,因此也给初中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性。另外面对这样的学科,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面临困难,则会很大程度上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失去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吸引教育则可以良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吸引教育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从而主动的投身到科学的学习中去,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这对于改善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现如今在我国初中科学的教学当中如何将吸引教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尤为关键。吸引教育本是西方的教育理念,因此如何融入到中国的教学是如今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这对于推动初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吸引教育;初中科学;应用策略
        一、以实验为抓手,激发兴趣,使科学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事物对他吸引的程度决定了他的投入程度,因此只有让学科更具有吸引力才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学习。另外学习需要长期性以及持久性,而兴趣是一个人坚持学习的动力源泉,由此可见吸引教育的重要性。从初中科学这一学科的角度来看,其是一个需要实践并且较为生动的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一学科本身便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初中科学课上,教师均需要做一些实验,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其中的原理以及内涵,例如在做电荷吸引实验时,学生会对这一课题饱有好奇心,这样一来,学生自身便会更加认真的观察,课后也会主动学习,甚至会喜欢上这一学科。由此来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意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从实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一些生动直观的形象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来,主动的操作实验,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动手过程中也会对科学有重新的认识,对科学产生兴趣。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的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做引导工作,并且需要采取鼓励式教学,学生在做对实验时教师应该鼓励夸奖,从而鼓励其他同学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
        二、以成功为载体,明确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个体潜能
        在心理学情绪以及情感的研究中提到,快乐通常是人们达到了自己预期目的之后所存在似的一种情绪。从初中生本身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积极性,乐于表现,因此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提升兴趣的层次,而后实现吸引教育,这会提高教育的效果。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具有较高的地位,教师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概念决定了他的教学方式方法,若教师本身思想前卫,具有一定的责任心,意识到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关注,这样便会有教学的主动性,主动设计一些教学材料,查询一些相关途径。

从教育的角度分析,实际上在教学中,学生应该首先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目的,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在心里有一定的预期,尤其在开始学习这一学科时,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设置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这样一来学生在达到预期目标后会有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带动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一学科。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会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知识要点,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习,包括在设置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家庭作业的布置不需要太难,首先应该让学生有成就感,设置一些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完成的作业,这样一来学生也会投入更好的状态来学习科学这一学科。另外学科的第一次考试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刚学习科学的学生而言,其对于考试的内容并不了解,甚至是一片空白,因此教师在考试之前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考试的重点和偏向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有一个较为优良的成绩。总结来看,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协作的过程,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配合理解是十分关键的,每一个人的潜力均不可预测,因此如何开发人们的潜能是教育事业应该考虑的问题。教师通过引导教学激发学生的潜力。另外快乐教学,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以尊重为桥梁,信任学生,营造民主的教育氛围
        吸引教育不是一种单一行为,而是一种体现情感的吸引人的行为模式。因此,从事吸引教育首先要创设一种信任的气氛,使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关怀。同时,要想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学校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尊重的方式实施。只有形成这种气氛,才能形成一种民主的教育氛围,这恰恰是吸引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对一些没有危险性的实验,如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研究大气压的存在等演示实验,可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演示,并且常常选择一些平时爱动、成绩不理想的后进生来做,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信任和温暖。其次,围绕课程标准配合课堂教学,适当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在学习“碳酸钙”的内容时,在学生明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后,可要求学生在家做一个小实验,并说明第二天要提问:首先观察热水瓶瓶胆的颜色,如果发现不呈银白色,那么倒入一些酸醋振荡,再用清水冲洗几次,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通过小实验学生都会明白酸醋除水垢的作用。教师可追问:为什么酸醋能使附有水垢的热水瓶胆光亮如新呢?进一步强调酸醋与碳酸钙的化学反应。通过这一活动,不但分析了碳酸钙的化学性质,还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回了自尊。
        结束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智力是呈正态分布的,在人群中只有3%左右的确因智力落后,其他人均是能胜任学习的,许多人成绩过早分化主要是由于方法、学习速度、特别是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这正是吸引教育所要求极力避免的。在实施吸引教育中,要正确处理好课堂的民主化与教师的权威性的关系、学生成功感获得与课堂教学进度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骆勇.浅论吸引教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2008,000(001):53-53.
        [2]林艳.吸引教育——成就完美人生[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五).2017.
        [3]蔡铁权,陈丽华.我国当前初中科学教师的科学教育观现状调查[J].当代教师教育,2010,000(003):7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